盛唐輓歌 作品

第359章 西行記


                 第374章西行記

  葉支城內,方重勇麾下的安西遠征軍士卒,正在城中四處尋找木料,然後準備在熱海最西邊的湖岸邊建立渡口以及糧倉。距離葉支城不過兩三里地。

  葉支城附近並無太多高大樹木,再加上希望將這座城重新軍事化起來,方重勇只能打葉支城城內“商鋪”的主意。

  城內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攤位,都是用木料圍起來的。突騎施的官員根據攤位大小來收取商稅,每天收一次,誰佔住位置就收誰的。

  這些木料,恰好可以用來建渡口和糧倉。

  反正都是“無主之物”,說拆也能拆。

  “官爺,這鋪子不能拆啊!”

  葉支城內某個堆滿了瓜果的攤位跟前,一個粟特胡人大喊道,擋住前來強拆的銀槍孝節軍士卒。

  為了“霸佔攤位”他可是一口氣交了一個月的商稅,現在這錢沒人肯退給他!

  “這鋪子又不是你建的,你在那狗叫什麼?”

  方節帥說損害他人財物要賠償,可沒說阻礙公務的人不能收拾啊!對於棺材裡伸手死要錢的貨色,這些丘八們的處事原則還是很分明的。

  城門口還可以看到各色人群進進出出,但城牆高低不同,女牆早已消失不見,露出被風沙長期侵蝕後的不規則切面。

  經過兩天的行軍,終於抵達了傳說中的碎葉城。看著面前殘破的城池,方重勇將雙手放在背後,忍不住長嘆一聲。

  同時那裡還是西突厥阿史那一族休閒玩樂的地方,雖然城池規模極小,在軍事上不值一提,但當地風景卻非常優美。

  在大唐吊打蘇祿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站錯隊,所以戰後得到了大唐的冊封,石國也沒有在那一次大動盪中受到損害。

  當年金絲凱亞的父親,同樣也是突騎施蘇祿麾下的部落首領,名叫莫賀咄吐屯,當時正佔據著怛羅斯、柘枝城等地。

  城牆有數里長數里寬的大城,在這方圓一千里的範圍內,規模絕對不算小了,甚至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我們方節帥說了,辦事造成了百姓的損失要補償。這張軍票可以在西域兌換絹帛,一百文的,正好是十天的稅金。”

  城樓上沒有旗幟,城牆上隨處可見破洞,亦是沒有士卒守衛。

  只不過阿史不來城如今同碎葉城一樣,也只剩下斷壁殘垣。

  正因為如此,大唐對於碎葉鎮的管理,一直都是異常粗放,編戶齊民更是無從談起。就是想學中原地區,也不知從哪裡下手。

  葉支城會完全軍管,城池重建,作為安西遠征軍的橋頭堡!

  以及萬一失利後的最終退路!

  未勝先慮敗,方重勇已經考慮到了最壞的情況,並優化了糧道與後勤補給路線。

  目前怛羅斯以東的各城,包括碎葉城在內,幾乎都處於廢棄而活躍的怪現狀中,典型的“有城無防”;

  而怛羅斯以西的各城,目前多半還存留完好,城內有兵馬駐守,有官吏負責維持日常運轉。

  “軍爺,我交了稅的啊,交了一個月,還剩十天呢?這麼多貨,你們拆了鋪子,我也沒地方可去啊!”

  貧瘠的土地,特色濃厚的本地產物,以及畸形發達的貿易,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而俱蘭城再往西,就是前不久才被高仙芝派兵攻克的怛羅斯城了。

  出了伊犁河谷往西,這些星星點點的勢力,分散得非常厲害,每一地能穩定提供糧食與水源的土地都十分狹小。這些綠洲,除了本地極為有限的幾樣特產外,其他的東西,幾乎是什麼都缺。

  一個銀槍孝節軍士卒將刀柄頂,住胡商的下巴質問道,語氣不善。

  此時此刻,安西遠征軍主力已經北上奔赴碎葉城,王難得已經兵不血刃佔領破敗不堪的碎葉城,並在城北,也就是碎葉北岸的羯丹山腳下屯紮。

  既給軍票,又給拳頭。

  這位粟特胡人好像有點腦子一根筋,用生澀的漢話辯解道。

  方重勇在得知前方進展順利後,亦是帶著安西遠征軍主力前往碎葉城以北的安西遠征軍營地,與王難得會合。

  當初大唐打擊黑姓可汗時,他曾出兵協助蓋嘉運破碎葉,擒吐火仙,因功獲,封“順義王”;但後來大唐看到黃姓突騎施坐大,轉而支持黑姓可汗後,莫賀咄吐屯卻依舊沒有看清形勢。

  羯丹山即為突厥聖山,新的突騎施十姓可汗若是要名正言順上位,光有朝廷的冊封那是不夠的,還必須率部來到羯丹山腳下祭天,方可號令麾下部眾。

  大部分本地必須品,都需要從外界輸入。

  “這裡就是碎葉城啊。”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不明就裡的人,這座大城已經被廢棄。

  為什麼這些城池分佈如此奇特,如此涇渭分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