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公然挖人

  如今古代的五穀,其中有的種類開始減產,逐漸被更有效率的作物取代。

  土豆玉米在大航海時代來臨前是沒戲了,剩下最好的選擇之一,便是水稻。

  條件合適的話,水稻的產量遠超其他穀物。

  但水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要求也更高,要配合水利,圩田梯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才能適合水稻栽培。

  這時在東漢末期,北方各州都有零星種植水稻的,但都沒有形成大的規模。

  袁熙在北新城也曾嘗試種植過水稻,但因為水利和水土原因,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但水稻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它和麥子,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

  稻麥生長季節不同,只要安排得當,同一塊田,便能一年同時收穫兩熟稻麥。

  東漢時張衡在《南都賦》中,就曾記載河南南陽一帶,有稻麥兩熟的成功先例。

  但經歷了漢末戰亂,農業生產遭受了極大破壞,很多農業技術都散失了。

  唯獨某些士族家中,藏有類似的書籍記載,當前也只有依靠他們,才能將這些知識傳承併發揚光大。

  只要士族掌握了知識,便必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但相對於土地兼併,知識的傳承延續卻是良性的。

  知識可以作惡,也可以行善,陳登這種精通農學的士人,當然是越多越好。

  袁熙心潮起伏,在他心中,陳登這種人才的重要性,不下於郭嘉。

  此人留在劉備手裡太浪費了,現在的劉備,根本不明白陳登的價值!

  而且陳登對劉備應該並不像其他人那麼忠誠,其先後投靠了呂布曹操,便可以看得出來。

  雖然陳登有著徐州士族的鄉土情懷,一直沒有離開徐州本地,而是在廣陵郡經營多年,但不得不說,陳登無論從內政還是軍事上,都頗有建樹。

  其不僅是文臣,用兵方面也很強悍,為曹操先鋒時,親自攻破下邳,擊敗呂布,又在廣陵兩次擊敗孫策大軍,是很難得的人才。

  就是死的早了。

  想到這裡,袁熙對陳登道:“元龍先生,是不是身體有恙?”

  眾人一怔,怎麼無緣無故說起這個來了?

  陳登搖頭道:“沒有。”

  袁熙故作驚訝道:“真的沒有?”

  “我有個朋友,曾經算到元龍先生有隱疾,還說到了症狀呢。”

  糜竺聽了,搖頭道:“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公子只怕是被騙了。”

  袁熙笑道:“是小子唐突了,畢竟面色突變赤紅,胸口憋悶,心情煩躁這種病,數年之內便會危及生命,很像是無稽之談呢。”

  此話一出,糜竺等幾人面色微變,陳登卻是面色如常,搖頭道:“確實離譜,我歸於玄德公之下,則怎麼可能會心情煩躁?”

  他不露痕跡地拍了劉備馬屁,張飛聽得很高興,伸出大拇指讚道:“元龍先生這種文化人,果然出口不凡。”

  袁熙微笑,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陳登的症狀,肯定之前有人知道,看糜竺等人的反應就知道了。

  但陳登卻佯裝不知,顯然是為了避嫌,但袁熙這條計策毒就毒在,陳登裝傻也沒用,肯定還有知情之人,已經在猜忌他了。

  畢竟袁熙所說無論真假,陳登肯定會私下來向袁熙討教,畢竟這病危及生命,誰會冒險和自己過不去?

  場上一時間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