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三章 撞個正著


                 新年到了。

  先秦時期,政權的更迭往往連曆法也會跟著改變,每個政權過春節的時間也是不固定的。

  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後,修定了新的歷法《太初曆》,春節的時間才被的固定為農曆年終歲首的農閒時節。

  漢武帝篤信鬼神,所以彼時過年,有著極為濃重的驅邪趕鬼的風俗。

  尤其是作為年末的最後一天除夕,便是跳儺儀式,朝廷舉行的叫做“國儺”,民間庶人舉行的叫做“大儺”。

  鄴城當然不會太過僭越禮制,所以儺舞的規制,要比國儺低一些。

  不過規模最大的一次儺舞,已經在臘日舉行過了,這次辭舊迎新的,相比之下規模又要小一些。

  跳儺的人有百十之多,從城中出發,到城外方停,整個鄴城的百姓,包括士族們都出來看熱鬧。

  袁熙在人群中還發現了幾位熟人,田豐沮授等謀士竟然也出來逛街了。

  袁熙不禁感嘆,這種熱鬧場面吸引人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娛樂活動極少。

  這時候紙張尚需改進,書畫這種陶冶情操的東西都還沒有廣泛傳播,所以怪不得大部分士族都喜歡美酒女人,除此之外,哪有用於打發時間的愛好?

  所以五石散發明後,迅速在士族之間流行開來,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五石散,就要追溯到製造五石散的方士,以及和黃巾軍關係極深的太平道教。

  袁尚且不論,袁熙更加擔心的是,曹操到底在道教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因為後世種種跡象表明,曹操在道教中的地位,很可能相當高!

  這不是袁熙自己瞎想的,而是後世眾多學者研究出來的,有許多證據支持。

  如同袁家的家學淵源是孟氏易一樣,曹家自曹騰以來,家族就一直信奉黃老道,這是道教中的重要一支,曹操晚年所居的洛陽宮殿裡,也有專祠黃老的濯龍祠。

  曹操起兵時連續遭逢失敗,兵馬不過數千,青州黃巾有三十多萬,男女百萬餘口,連劉岱鮑信都被殺死,可見青州黃巾的戰鬥力相當強,但曹操卻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其收編了過來,讓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兗州士族多受黃巾荼毒,曹操收編青州黃巾後,兗州士族幾乎全叛,邊讓之死,很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導火索而已。

  黑山軍號稱幾十萬,一度威脅鄴城,雖袁紹將其打敗,但卻無法徹底解決黑山軍的問題,而官渡之戰後,黑山軍卻立刻向曹操投降。

  漢中太守張魯是五斗米教的天師,表示寧為魏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之後便歸附了曹操。

  要說一件兩件還是偶然,但是很多件看似偶然的事情湊在一起,便必然有其符合邏輯因果的要素。

  種種跡象表明,曹操乃至曹家,掌握了道教的力量,也被道教認為是同道,認為“其道與中黃太一同”,稱其“黃家”。

  曹操最後能統一北地,更讓後來曹家奪取天下,其中緣由,絕不向表面上那麼簡單。

  要果真是如此,曹操檯面下擁有的力量堪稱恐怖,因為黃巾殘餘和道教,已經滲透到了每個州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