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路向外

  袁熙考慮過水泥,石灰,瀝青,後來都頹然放棄了,尤其是瀝青,光加熱的燃料問題都解決不了。

  要知道,袁熙在北新城大力推廣喝開水三年,並時常發放了些木柴,但即便如此,尚且還有一大半人連燒飯的柴火都時常短缺,更別說燒開水了。

  在種地尚且都不能吃飽飯的時代,盲目搞靡費人力的工程無異於作死,所有的新技術都不能脫離生產力,不然只能是天方夜譚。

  這便是時代的無奈,古代生產力便是如此低下,制約發展的兩大問題,糧食和能源,這兩者若沒有充足的供應,其他什麼手段都是空談。

  袁熙心裡嘆息,大爭之世,光屯糧不囤槍,便會被人搶光殺光,埋頭種地只是個美好的願景。

  現在天下諸侯都在窮兵黷武,在這種情況下,幽州已經算是環境不錯了,起碼有南邊的冀州擋著,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但袁熙也清楚的知道,純靠種地,只能保持個溫飽,想要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財富,最有效的出路便是出海。

  他心中已經想好了一份藍圖,下一步幽州西部進入穩定發展期,但幽州東部的遼東遼西還是蠻荒之地,有很多可以下手的地方。

  首先便是建立港口,發展海運和漁業。

  幽州的海岸線很長,從漁陽到右北平,再到遼西遼東屬國,遼東郡,樂浪郡,這一連串的沿海郡縣,都有極為便利的港口地址。

  幽州鹽鐵發達,樹木繁茂,也已經具備了發展造船業的條件。

  這幾年依託甄家海運商路,幽州已經建立了不少港口,只要袁熙最終將遼東樂浪佔據,就能南下高麗半島,建立跳板,拉近和倭奴諸島的航海距離。

  袁熙最終的目的,是把這些後世的芥癬之疾,在這個武德昌盛的時代,就完全消化處理掉,將其納入華夏版圖。

  既然後世這兩個地方那麼想偷華夏文化,不如現在就把它們變成華夏文化的形狀好了。

  當然,如今在佔據遼東半島的公孫度家族也不是易於之輩,其勢力極為頑固,想和其打交道,還是要拿出能讓對方動心的東西來。

  想到後世的自己,便是死在這個家族手上,袁熙心裡頗為複雜,但此世兩邊尚無恩怨,如果能和平解決,那是再好不過。

  畢竟在袁熙看來,公孫度畢竟是華夏子民,兩邊怎麼打,也是內部矛盾。

  後世司馬懿將公孫家族殺光,將上面的百姓遷徙內地的做法,袁熙是很不贊同的。

  此舉等於是讓出了高麗半島,結果被公孫家族一直死死壓制的高句麗才趁勢崛起,佔據了本屬於華夏的地盤。

  想到這裡,袁熙心中冷笑,讓是不可能讓的,絕對不可能把這些地方拱手送人。

  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華夏斷無割地讓土之理,從今往後,無論是海上還是陸地,華夏的道路,都只會是往外走!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