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了掛 作品

第456章 家

  很多人家已經換了21英寸帶遙控器的彩色電視機,結婚的人家很多開始買29英寸電視,還有配套的功放音響,影碟機。

  正對門口的東牆上掛著一面一米多高的大鏡子,鏡子下面放著一個老式腳踏縫紉機,邱彩娥正在踩著縫紉機加工衣服。

  這也是她平時農活,家務外的主要工作,服裝廠外包的活拿回家來做,計件工資最好的時候一天掙三十多塊錢,只是很不穩定,經常沒活幹,忙的時候還需要黑天白夜的加班。

  曾凡打開電視,聲音調大,正在播放新聞聯播,拿了個盆舀了熱水,坐在炕沿上開始燙腳看電視,縫紉機篤篤篤的聲音時不時的響起,把電視的聲音完全掩蓋過去。

  屋子中央放著一個半米高,直徑只有三十釐米的蜂窩煤爐子,裡面可以放四塊蜂窩煤,為這個小屋子源源不斷的提供熱量,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燒水炒菜。

  爐子兩側有兩個把手,總重量不到三十斤,可以輕鬆的搬來搬去,晚上睡覺可以將下方的氣孔關死,爐子裡的蜂窩煤處於緩慢燃燒的休眠狀態,第二天打開還能繼續燃燒。

  蜂窩煤爐的最大缺點就是休眠的時候容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殺人於無形之中,每年冬天都會有類似的新聞報道,耐不住太物美價廉方便實用,是窮人家的取暖利器,依然迅速的推廣開來,大多數人家睡覺的時候將爐子請出臥室,放到外屋,避免了事故發生。

  新聞聯播放完了,曾凡腳盆裡的水也沒了溫度,擦了擦腳,穿上棉拖鞋,將洗腳水潑到院子裡的雪堆上,快速的跑回屋裡。

  縫紉機的聲音讓電視根本沒法看,曾凡坐在炕沿將腳上的潮氣在爐子邊烤乾,關掉電視回了西屋。

  早已經鋪好的被窩暖暖的,格外舒服,只是屋子裡的溫度有點低,寫了一會作業,手就冷的不行,曾凡索性關燈睡覺。

  他的父親曾廣海臨近半夜才回來,過來看了看熟睡中的兒子,將蜂窩煤爐子搬到堂屋封好,夫妻才一起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