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了掛 作品

第662章 解剖

  除了人體各部位解剖外,青蛙,兔子,小鼠,大鼠,雞,鴨,鵝,豬,狗,貓等等動物也解剖了不少,算是對這些生物身體結構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曾凡對解剖課這麼感興趣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他生物學專業,而是為以後更深層次的基因編輯做準備。

  病毒和微生物只是生命最初級的階段,就好像數學中的四則運算,算是入門基礎,這些更高級的生物是未來必須面對的難題。

  想要破解這些難題,通過解剖課建立更直觀,更具體的認知就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了。

  他的學習能力很強,當然不是那些剛入門的本科生能比,就是有過一些臨床經驗的博士生,大多數也比不過他。

  有袁勇的特殊關照,那些初級課程曾凡很快就不用去上了,經常跟著不同專業的博士生接受更高深的課程,他也有了更多機會獨自面對屍體進行解剖研究。

  高階解剖課程不像初級課程那樣,只是籠統的瞭解人體各部位器官,骨骼,肌肉等等,而是開始更詳細更深入的瞭解某個系統的運作機制,發病原理,治療手段等等知識。

  血液系統,淋巴系統,骨骼肌肉筋絡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等每一個系統都是一個專業的學科,不是簡單一節課能講完的,曾凡當然沒有時間逐一去聽課,他只需建立真實的認知就夠了,那些深奧的理論課程對他來說只是幾個小時的翻書時間。

  有了幾次獨立的完整解剖經驗後,結合他從基因模擬演化獲得的知識,他對生物體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很快就完整的建立起來,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

  這時候已經臨近二零零四年年底,抗癌病毒已經進行了五個月的臨床試驗,光是在陽和醫院已經有超過三百名各類型癌症患者參與試驗後康復出院,這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危重患者,抗癌病毒的療效以及通用性已經毋庸置疑了。

  曾凡與袁勇,陳士奇聯合署名的論文《多靶向抗癌病毒在治療各類型癌症患者中的臨床表現》經過重重審核後,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