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將之說 作品

第344章 怎一個亂字了得

  8030年又在膽澤城以北築志波城,從而鞏固了這個地區的封建統治。

  桓武天皇也曾向古海方面出兵開拓疆土,勢力達到能代川流域。

  而桓武朝以後諸代天皇,也進行了改革,但改革之事,伴隨而來著,是戰亂。

  因此,在此期間爆發了幾次叛亂,如星曆8104年的平城上皇之變,星曆8663年的應天門之變,星曆9015年的昌泰之變等等。”

  “如應天門之變,星曆8663年,應天門失火,官任大納言的伴善男誣告稱左大臣源信為縱火主謀,時任太政大臣的藤原良房為源信之兄,感覺其中有異,上書天皇予以徹查,源信被無罪釋放。

  但不久之後,伴善男父子被人揭發為縱火的嫌犯,最終被判處流放,從此,名門望族的大伴氏走向沒落,藤原良房成功獨攬大權。

  大納言伴善男和左大臣源信兩人關係不好,右大臣藤原良相使源信下臺倒位成了左大臣,伴善男便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右大臣。

  其實早在星曆8642年,伴善男就已經告發源信意圖謀反,但是由於只有傳言,沒有證據,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年後,星曆8663年4月28日,應天門發生縱火事件,朝中頓時大亂,伴善男向右大臣藤原良相告發源信為縱火主謀,由於應天門實為伴善男的家族大伴氏所建造,源信詛咒伴氏縱火。

  藤原良相派兵逮捕源信,包圍了他的府邸,被控告縱火罪的左大臣源信家人們很是絕望哀嘆。

  然而參議藤原基經將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太政大臣藤原良房,於是良房大感驚訝並上奏清和天皇,為源信辯護,源信被判無罪,於是藤原良相便撤了包圍府邸的士兵。

  8月3日,任備中國權史生的大宅鷹取稱其實伴善男和他的兒子伴中庸才是應天門的縱火犯,鷹取稱當日看見善男和中庸、雜色的風清三人從應天門前走出來,不久應天門就失火了。

  但是有人說鷹取是因為其子女被善男的僕從生江恆山所殺才會懷恨在心,誣告伴善男,於是鷹取被交給左檢非違史。

  天皇下詔徹查伴善男。伴善男、伴中庸、生江恆山、伴清繩等人相繼被捕並被嚴刑拷打,但是一干人員始終沒有承認罪行。

  9月22日,朝廷認定伴善男等人為應天門火災的縱火犯,應被判死罪,但是減罪一等,判處流放。

  經過這次事件,藤原良房剷除了異己,完全把持了朝政,由於清理了伴氏,紀氏的重臣,藤原良房順利地當上了清和天皇的攝政王,從此藤原家族勢力扶搖直上。”

  “老傢伙,還需要老子來說說如今古族內部之事嗎?古族選擇的皇族,也不太平啊!以目前古族內部紛爭,再次發生叛亂之事,也非不可能之事。

  所以,老傢伙,老子奉勸你們古族一句,沒事少來我聖唐一族,先將你們古族自家之事處理好了,敢再來我聖唐一族鬧騰,老子不介意讓你古族再亂一亂。”

  “呵~呵!死域之中,有直通古族傳送陣,雲啟,有沒有興趣?”

  “彼岸,本少認為死域的那些亡者大人,應該對於古族之事,更感興趣,畢竟與古族、巫族、佛國等勢力相比較而言,我聖唐一族還是較容易相處的種族,可是這麼一個理,各位道友?”雲啟看向朱金皇朝、李晉勢力等聖唐一族勢力,對於古族,他沒有好感,非來自於老家。

  老子家之時,雲啟小人物,根本無力關注國家大事,但擁有如今對古族的怨氣,來自於古族、巫族等勢力對風水那不遺餘力的追殺,不死不休,讓雲啟不得不提前動手腳,為未來身份徹底暴露,提前清除對手。

  沒有人員接下雲啟之言,都在消化雲啟話語的意思,尤其是當雲啟說話之時,平林半步等古族高層強者面色微變,而其他古族強者面有悲哀之色,均明白雲啟之言非虛。

  對於古族的態度,這一刻,各大勢力,包括巫族、佛國等等,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都不說話了?本少好奇,各位大人,你們好好的龍珠不搶,都跑來這裡做什麼,聽本少講故事,講關於各族亂世的故事?”

  “有趣,還是不說,那。古族已經說了,蠻族已經廢了,下一個,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