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化年老年話夢 作品

第253章 神鳥之拒

 “或許是錦上添,或許是雪中送炭,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對大宋的幫助無疑也是巨大的,所以也不必埋怨神鳥!”

 “……”

 ……

 天下關於神鳥的言論自然議論紛紛,但是大眾依然處於征戰之中,北方的少數民族依舊環伺在外,饞涎於大宋這塊肥肉。

 同年秋,大宋皇帝趙匡胤在領兵作戰,欲駕親征之時,卻意外染病,在隨軍御醫的全力救治之下,卻也不幸駕崩!

 一時間,大宋兵馬橫掃天下的威勢頓時潰散,西夏、金國迅速抓住這個時期,對大宋發動進攻。

 大宋皇帝駕崩,大宋兵馬武力征戰,發生潰敗,在西夏、金國兩國的進攻之下,只能連連後退,保持在一定的防線之內。

 與此同時,開封國都,皇帝趙匡胤之弟——趙光義登基為帝,迅速統領朝政,統領兵馬,穩住了前線大軍。

 因為皇帝趙匡胤早走傳皇位於胞弟的情況,大宋文武百官對於趙光義為皇帝,沒有任何的意見。

 雖然皇帝更換、權力交接的過程非常的順利,但是對於大宋對北方的用兵情況,那是發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這以至於大宋再也無力北伐,只能保持一定的防線,與西夏、金國兵馬對峙。

 對於國內,皇帝趙光義鼓勵天下商賈,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因為征戰而匱乏的國庫再次豐盈了起來。

 但是卻因為久歇刀兵,大宋朝堂之內基本已經無人再喜征戰之事,對於朝堂之內主戰北伐之人,也是受到了極大的打壓。

 隨著商業的發展,大宋再次變得繁榮起來,就商業而言,此時的大宋甚至比之前的大唐都更加繁榮。

 百姓逐漸安居樂業,對於北方邊境,雖然也多有交戰發生,但是都控制在愛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並不影響國內時局。

 公元1001年,大宋繁榮,多有思慮前朝之事,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神鳥,更想到了當初大宋開國皇帝前往驪山拜見神鳥之事。

 “不知道當時神鳥為什麼不願意庇佑大宋?”

 “居然沒有神鳥的庇佑,但是大宋依舊如此繁榮昌盛!”

 “神鳥曾言,一個王朝的鼎盛需要自己去爭取,而不是需要神鳥的庇佑才能獲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鳥也深知此道理!”

 “……”

 此時此刻,大宋之內終於有很多人明白了神鳥的苦心,然而對於大眾之外的他國而言,就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比如西夏就有傳言:

 “南方大宋開國皇帝曾前往驪山神鳥殿拜見神鳥,想要請神鳥庇佑大宋,卻受到了神鳥的拒絕!”

 “如此便可以看出,大宋不會得到神鳥的庇佑,大宋沒有得天下的天命!”

 “故而,西夏可以南下取而代之,覆滅大宋,建立一個更加強盛的國家!”

 “……”

 與此同時,在金國境內也有類似的傳言。

 這樣的傳言不斷地鼓勵著西夏與金國想要攻入大宋,並且取而代之。

 同年秋,金國覆滅,遼國取而代之。大宋大喜,欲要聯合遼國共同應對西夏,遼國同意。

 然而,在大宋大軍即將出徵之際,遼國背盟,對大宋發兵,大宋猝不及防,慌亂之下大敗!

 同年夏,遼國兵馬陳兵大宋邊境,感受到遼國匹馬之強,大宋皇帝與朝中大臣皆有畏戰之心。

 未久,大宋同遼國簽下澶淵之盟!

 至此,大宋同遼國終於實現了一定的和平,同時,共同應對西北之地的西夏。

 對於國內,大宋天下百姓憤慨不已,沒想到他們認為的大宋強國,竟然同遼國等蠻夷之國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澶淵之盟!

 這如何能忍?!

 “區區遼國而已,蠻夷也,豈能打得過大宋?一定是朝中有奸佞之人,阻遏大軍出征故而大敗!”

 “憋屈!實乃憋屈!”

 “我泱泱華夏,豈能被蠻夷任意欺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