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4章 佔小便宜,吃大虧

 在這個村子內肆虐的秦軍數量約是兩百餘,樓令這個“卒”和另外的一個“卒”負責清剿。

 樓令這一“卒”先上,花費約半個時辰殺了一百四十多。

 後面頂上的那一個“卒”殺了五十多,生俘了兩名有爵位的秦軍,剩下的秦軍跑了。

 “怎麼留俘虜了?”樓令看到那情況,問道。

 賈尉滿臉晦氣地說道:“他倆求饒了。”

 樓令:“……”

 不得不說的是,當代的多數人比較耿直,尤其是習慣了守規矩,一旦遭遇到一些事情會下意識遵守規矩。

 賈尉知道樓令在想什麼,直白說道:“我將人交上去,他倆會有什麼結果不好說,反正我會得到應有的補償。”

 什麼補償?投降的秦軍有爵位,他們因為是主動投降的關係,賈尉並沒有遞上玉。

 等待兩人被賈尉交上去,不管他們會怎麼被處理,反正有人來補償賈尉的損失,比如給兩塊玉。

 樓令其實已經感覺到了人與人的不同。

 在這個講究階級的時代,身份越高的人越矜持,也就是表現得更為遵守秩序。那一定是他們有條件去矜持,比如並不是非常缺乏財帛之類。

 而掌握資源比較少的人,比如賈尉就很會精打細算。

 事實上,包括樓令在內,一旦能夠獲好處,前提是隻要付出的代價不大,基本上都不會拒絕,原因就是太窮了!

 因為窮,所以沒有矜持的資格,所以管夷吾講的一句話很對:倉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他們在戰後又進行了搜索,找到己方的傷患與陣亡袍澤的遺體,由於時間允許的關係安葬雙方陣亡將士的遺體,隨後才帶著繳獲與己方傷員離開村子。

 “殘餘的秦軍逃往了山林。我部得到命令,需要留下一部分兵力追剿。”郤武在掃視一眾‘卒長’,看似該讓哪個‘卒長’帶著本‘卒’留下來繼續追殺逃亡的秦軍。

 一眾被郤武掃視到的“卒長”都趕緊避開對視,心裡祈禱道:“千萬別是我被選中!”

 沒有人願意領這樣的任務顯得很現實,追殺逃往山林內的敵軍這種活,歷來就是最苦最累且成效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