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時刻見證歷史

 “我叫顆,來自魏氏。”

 “魏氏是什麼家族?追溯根腳乃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畢高的這一支,曾經有過自己的一個諸侯國,叫畢國。”

 “只不過,畢國稀裡糊塗給亡了國祚,後面先祖畢萬來到晉國,得到晉獻公的收留。”

 “先祖畢萬參加過晉國滅掉耿國、霍國和魏國的大戰,數十上百次參戰下來立下了不少功勞。於是晉獻公將‘魏’這塊土地封給了先祖畢萬作為犒賞,先祖畢萬也成為了晉國的大夫之一。”

 “為什麼我現在以‘魏’為氏?這是另外一個比較複雜的故事。”

 “不是家族捨棄曾用的‘畢’氏改為‘魏’這個氏。”

 “知道‘曲沃代翼’這個事件嗎?我家發生了類似的事情,便是‘小宗代大宗’。只是我家沒有像晉國公室爆發大戰,再互相殺了個血流成河。我家的‘小宗代大宗’很平和,只有幾個頑固分子被清除掉。”

 “我現在在哪?人在‘輔氏’的西部,與友軍一塊夾擊一支數量約七千餘人的秦軍。”

 “前面那個正在逃跑的秦將叫杜回,他是一個力大無窮的傢伙,很難對付。要不是有友軍從秦軍背後殺出,講實話單憑我麾下四千餘兵力,再加上杜回非常能打,我還真無力獨自對抗這一支秦軍。”

 因為郤至帶著部隊殺到,尤其是從秦軍背後殺出,確確實實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參戰不到兩刻鐘就將杜回統率的秦軍打得崩潰了。

 秦將杜回是一名力可扛鼎的人物,尋常人物與之單挑,真的無法扛住那重力劈砍的斧鉞。

 然而,杜回的個人實力再強悍,戰爭又不是鬥毆,更不是單對單的單挑,面對全軍潰敗趨勢明顯,能夠做的就是趕緊找機會逃跑。

 彼時,樓令憑藉一手箭術逐一點名射程之內的秦軍,殺著殺著來到樹林另一側的曠野,只見遠方有兩乘戰車在一逃一追,逃跑的那乘戰車一看就是歸屬於秦軍,進行追擊的戰車則是晉軍無疑。

 礙於科技限制的關係,當前的戰車即便全力馳騁起來,速度其實也就是每小時二十公里左右,真的無法再更快了。

 只不過,哪怕是到了一戰時期,坦克的時速其實也就每小時十公里左右,古時候畜力來拉的戰車能達到每小時二十公里的時速,講實話就是不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