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109章 突然間的迫不及待

 事實上,自趙穿弒君的那一刻起,趙氏的覆滅就註定成為結局,後來趙氏孤兒得到欒氏、郤氏的允許復起才是最大的意外。

 春秋時期,敢於弒君就必須要有滅族的心理準備,因為不止後面的國君會記著,其餘家族也不允許那麼牛逼的家族繼續存在下去。

 所以,無關某位國君到底怎麼樣才會被弒殺,本國之君後面一定會清算弒君者的家族,連帶其餘列國之君也不會幹看著,敢於弒君的家族必然會有一個覆滅的下場。

 一直到戰國時代降臨,敢弒君的家族,無一例外都是那般的結果,起碼也是從政治舞臺消失了。

 “撤軍!”

 郤至看上去意氣風發。

 他們沒有付出多少傷亡,先抓到了三千多戰俘,後來又獲得了人口以及物資上的賠償。

 這種買賣要是再來幾次,想不發達都難。

 當然了,由於是國戰的關係,得到的賠償和戰利品肯定要上交給國君,先讓國君挑選一番,不出意外會得到至少六成的回賜。

 這一套禮儀制度由周公旦創立,後來也就一直執行了下來,乃至於成為了後世的典範,正朔王朝皆是照搬。

 “這就結束了啊。”樓令真心認為太快了。

 “好啊好啊。”敖倒是很高興,說道:“這樣一來,主人不止能夠分潤戰利品,納賦期限也能往後延推一年了。”

 新獲得封地有三年作為“保護期”的時間,在這一段“保護期”內不用納賦和響應徭役。這是為了讓新獲得封地的貴族有時間來發展,講實話對沒有底子的家族仍舊沒有什麼用,倒是底子厚的家族能夠藉機大肆開墾土地和訓練私軍,用來應付將來的納賦。

 儘管得勝大軍會路過“平陵”城,樓令等人卻是不能各回各家,要隨同大軍去往都城舉行解散儀式。

 因此,大軍耗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用在趕路上,來到都城之後就駐紮,等著中樞對出征做出賞罰。

 貴族當然不用在軍營傻等,期間隨時可以進城。

 像是“徒”和“士”,他們只能排隊等著分批進城了。

 來到都城的樓令第一天就入城,住進了國君送的住宅,隨後兩三天跟阿嬌聚一下,得到其他人的邀請則是去赴宴或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