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199章 這……多不好意思啊?

 一頓飯吃著吃著,樓令認識了不少魯國的貴族。

 一開始,叔梁紇還能待在核心區域,慢慢就被擠了過去,只露出一個頭時不時跟樓令交談一句話。

 這個是因為叔梁紇沒有大夫爵位,他一個“士”很難去頂其餘有大夫爵的魯國貴族,只能被迫退出核心區域了。

 樓令發現一點,魯國有大夫爵位的人可真多,並且他們之中只有少數來自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

 魯國貴族多就很合理,許多是從周公旦那一代就為大夫爵,傳承到當代。

 而周公旦既是魯國的開國之君,他還是周王室的攝政,國中有大夫爵的人肯定極多。

 那絕非是周公旦假公濟私,純粹就是在用人方面會優先選擇國中的人手,一來二去肯定是魯國被用的人手多,可不就產生更多有大夫爵的人了嘛。

 這個跟後世有新的王朝建立,大多數功臣來自同一個地方的道理相同。

 開國之君在用人上必定優先選擇熟知的人,有什麼比同鄉更加互相熟悉,忠誠度也能夠得到更大保障?

 即便不是開國之君,只要是某人掌權,用人絕對也是優先選擇鄉黨。

 因此,某個地方出了“龍”之後,大批人才自然也就湧現了。

 這就證明了一件事情:治理一個國家,只要某個鄉或縣的人們有充分的機會,一個鄉或縣的人才來治理整個國家完全就夠了。

 因為樓令在這一家食肆用餐的消息被傳播出去,越來越多的魯人開始往這邊趕。

 很多人知道自己根本不夠資格與樓令結交,其實就是想來湊熱鬧。

 一些人則是帶著結交的心思,他們到來之後利用家族地位佔據離樓令更近的位置,可能是一露面便介紹自己,也能是聊著聊著再點出自己的來歷。

 這已經不是在吃飯,完全變成了一次大型社交現場。

 “這麼說,令大夫是因為國佐苦苦哀求,才當場放了?”孟孫南一副很解恨的樣子。

 樓令適當地露出錯愕的表情,說道:“怎麼能夠那樣說呢?我能夠在戰場上俘虜齊卿,不能夠進行侮辱啊。”

 這個孟孫南是孟孫氏當代的世子,他算是在場魯人中最有份量的那一個了。

 季孫氏和叔孫氏一樣有族人在場,只不過從家族地位到國家官職都比不過孟孫南,他們只能甘當孟孫南的陪襯。

 連叔孫氏或季孫氏的族人都只能當陪襯,其餘人就更不用多說了。

 事實上,當前的魯人深恨三桓,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

 三桓主持“井田制”的整頓,他們卻是利用職權大肆牟利,不知道整得多少中小家族破產,一些大家族或是跟著喝了點湯湯水水,不然就乾脆被肢解分肉。

 現階段的三桓將魯國攪得亂七八糟,他們大肆獲利的同時,已經開創出三桓獨大的局面,奠定了魯國就此由三桓說了算的格局。這一種格局從當前開始,一直到魯國的國祚被楚國所滅的那一天。

 “令大夫若是不急忙離開‘曲阜’的話,還請來我家中赴宴?”孟孫南進行邀請。

 樓令自然是說道:“若是大軍沒有拔營班師,令自當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