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206章 該叫樓令,還是換呂令?

 認真來說,樓令在出徵齊國期間取得那麼大的收穫是一種意外,不要想著每一次出征都能夠取得那種成績。

 事實上,樓令能夠在立功之後獲得那些賞賜,主要是跟晉國當前的格局有關,並不是單純因為立下了“不朽”級別的功勞。

 晉國在“邲之戰”丟掉了天下霸主的寶座,甚至連中原霸主的地位都出現動搖,恰是最應該鼓舞國中人心,使得舉國上下士氣得到振奮的階段。

 所以了,樓令有點被當成了典型的樣子,並且不是沒有其餘人獲得豐厚的賞賜。

 “‘呂’地位於汾水西岸,有著大片的平原。之前的封君已經開闢出兩萬畝左右的農田,只是灌溉體系還有所欠缺。”

 “生活在這一片區域的人,大概有八千餘?大部分是奴,君上並沒有遷徙走人口,他們以後應該是屬於樓氏了。”

 “你這一次……收穫真的大啊!”

 智罃儘管是智氏的世子,還是羨慕到不行。

 所謂世子,便是某家族小宗的家主之位繼承人,有這種身份的人在目下非常多。

 說白了就是,老樓家也有世子,只要是有大夫爵的貴族,他們定下的繼承人都能稱呼為世子。

 比起茫茫多的世子,大宗之主的繼承人……,也就是有宗子身份的人才是少數。

 各個姓……,如姬姓,成為大宗的家族並不多,一國之主反倒是最大的宗族之主,國內同姓且有血緣關係的那些封君之家,他們要是沒有多塊封地用來開枝散葉,其實也是國君的小宗之一。

 郤氏和韓氏開始開始立宗,只要晉君獳夠敏感的話,他就能夠發現郤氏和韓氏有獨走的野心,要自己開宗立祖了。

 晉君獳到底是發現了沒有?反正不見他有做任何反應。

 至於旬氏、範氏或趙氏?他們不是晉國的公族,立宗反倒是一種正常現象。

 樓令名下有了兩塊封地,講道理也有了“立宗”的資格。他要是將“平陵”或“呂”封給某位族人,其實也就完成了“立宗”的步驟。

 當然了,樓令不可能將某塊完整的封地移交給族人,任是立下多大的功勞都不行。

 開枝散葉的話,一般是給子嗣完整的封地,給非子嗣的親戚分封極少見。

 智罃見樓令忙完,問道:“你聽說了嗎?”

 樓令其實沒有真正忙完,等一會要見“呂”地的一眾皂、胥,聞言卻是看向智罃,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趙氏要多一個邯鄲氏了。”智罃說道。

 啥玩意?

 樓令還以為早就有邯鄲氏了,哪曾想到並沒有。

 “趙氏的旃謀求‘邯鄲’已經很久,他在上次犯錯之後就是躲到‘邯鄲’去了。這一次獲得了卿位,君上有意敦促趙氏將‘邯鄲’正式給趙旃。”智罃說那些話的時候,臉色很是耐人尋味。

 講道理,哪怕晉君獳是一國之君,趙氏內部的事務,怎麼輪得到晉君獳去插手?

 哦……晉君獳有妹妹嫁給了趙朔!

 在趙朔病逝之後,孟姬確實是有資格對趙氏事務進行干預,別說趙武這個名義上的趙氏之主跟孟姬長久一塊生活在‘下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