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難解的困局

 問題是一旦晉軍拆除欄柵與移開營帳、窩棚,等於告訴鄭軍:俺們要出來了!

 那麼,在晉軍做那些事情的時候,鄭軍有足夠的時間調來援軍,或是趁著晉軍在拆除欄柵等東西,不給晉軍列陣的時間,選擇立刻發起攻擊。

 這算是鄭軍不遵守“君子之戰”的交戰規則嗎?有晉軍閉營不出在前,鄭軍當然不能算破壞規則了。

 接下來的連續幾天,晉軍一天天閉營不出,鄭軍準時來營寨外鼓譟尋釁。

 若說一開始只有少數晉人被激怒,後面可就大部分感到憋屈了。

 一直到半個月之後,欒書召集包含‘旅帥’以及以上的軍官,對眾人說道:“宋國、魯國、曹國先後相應。宋軍已經對鄭國展開入侵,進軍到‘滑1’一帶。”

 宋國的反應遠比想象中更快啊?

 那是宋國本身一直在暗中防備楚國,長期集結一支部隊在“商丘”附近。

 明明宋國已經跟楚國結盟,宋國怎麼還那麼防著楚國?這個跟楚國的信譽值有關。

 楚國不是一次兩次跟某個諸侯國結盟再幹涉其內政,一旦讓楚國成功干涉某諸侯國的內政,很快就要架空該國君臣,行使新一輪的吞併手段了。

 由於楚國有太多的黑歷史,怎麼可能讓宋國真的屈服?

 宋國君臣很清楚若是真的屈服,必將被楚國步步緊逼與瓦解,搞到最後根本沒有能力抵抗,國祚滅亡,國家被楚國所吞併。

 這一次晉軍南下,哪怕只是針對鄭國,其實讓宋國看到了重新與楚國抗衡的希望。

 宋國一直盼著晉國能夠重新跟楚國展開對抗,恰好晉國針對的鄭國是楚國的盟友,得到了來自欒書的召喚,明知道風險性極大,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下來了。

 軍帳之內,很多人想知道各國派出多少部隊,尤其想知道宋國出動了多少部隊,只是沒有人開口問。

 宋國派出了多少部隊?他們不久前才歷經慘敗,能夠派出的部隊也就不到一個軍團的兵力。

 魯國正在進行集結,只是他們能夠出動南下的軍隊也就兩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