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拉大舅哥一把

 整條例的話,樓令能夠不重複地弄上非常多,並且會顯得極其嚴謹。

 畢竟,樓令是魂穿來的,哪怕沒有實際參與過任何制度的建設,僅僅是上學時學政治,再加上看小說、影視作品,怎麼可能不或多或少的吸收過相關知識呢。

 只不過,樓令需要考慮和權衡的是能不能適應當代。

 比如說某某主義,拿到春秋時代,敢提出那種主張,分分鐘要被剁成肉沫。

 所以是什麼?任何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特性,真的沒有一種制度能夠貫穿歷史長河。

 樓令起先只是主張到關於軍律的制定,後面慢慢涉及到了軍隊擴編上面來。

 這種過程在樓令提出幾個有效建議之後,顯得極其的絲滑,非但沒有人覺得樓令以新晉崛起的貴族身份加入進來有什麼不對,包括晉君獳與欒書在內都表現出對樓令越加重視的趨勢。

 “你怎麼能夠懂那麼多呢?”智罃是真的不明白。

 話說,樓令是邊陲士族的出身,不應該掌握那麼多的知識。

 很多人只能往樓令一直在收集書籍,只能往樓令這個人非常聰明,不止吸收了書籍的知識,還能夠拿來靈活應用,類似的方向去思考了。

 樓令收集書籍是從魂穿過來就開始在做的事情,一直到獲得“下大夫”爵位才真正能夠收集到一些書籍,只是不能奢望可以收集到多少。

 真正讓樓令大批獲得書籍則是在上任司馬一職之後,郤氏、旬氏和韓氏分別送了一些,大多涉及到軍隊管理。

 當然了,郤氏、旬氏和韓氏不可能將太高深的學問傳授給樓令,贈予的書籍只能說是普通類別。

 恰恰因為是那樣,樓令在軍律制定以及軍隊編制方面表現出來的才能,講實話是驚訝到了認為知根知底的那些家族。

 正如智罃所困惑的那樣:樓令怎麼就能夠懂得那麼多呢!

 樓令給予了答案:“領悟。”

 智罃苦笑出聲,說道:“你厲害。”

 這一次,晉國明顯是要進行改革,並且極可能是一次比設立新軍,增設“軍大夫”或臨時卿位更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