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230章 誰能料得到呢?

 儘管現在還沒有那一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話,該有的道理肯定會讓世人明白。

 欒書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多麼大,想做成又將會是多麼艱難,哪能缺了一路同行的人呢?

 在有需要的前提下,欒書哪怕是獲得了晉君獳的支持,問題在於不是晉君獳支持就能夠做成,必然需要相扶相持的人,再來是手底下一些做事的人。

 所以了,欒書並不覺得郤錡能夠參與對事項的討論,純粹就是郤氏足夠強大,拉上了郤錡一塊玩。

 在之前,也就是南征期間,欒書發現樓令在公示軍律,講實話是感到極度的驚喜。

 欒書要做的諸多事情之中,有一項再怎麼樣都繞不開,也就是涉及到了“道(法)”的層次。

 為什麼說法是道?因為需要觀察規律,挖掘其中的本質,再創造出條條框框來進行約束。

 立法決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夠完成的事情,需要注意的事項遠比想象中更多,怎麼就不是“道”的層次了呢?

 本來吧?欒書想要拉範氏上戰車,幾次試探之後得到的回饋幾乎沒有。

 範氏近來忙於消化從赤狄那邊獲得的好處,再來是不看好欒書的改革,給予欒書的回饋僅限於:你做你的,俺們不干涉。

 其實,範氏不反對,講實話就是對欒書極大的支持了。

 要不然的話,士燮除了是上軍佐之外,他還是晉國的士師。

 而“士師”這個職位長期以來被範氏所把持,他們就是立法相關上面最大的權威,只要堅決不同意的話,任何人都別想立成什麼法。

 樓令拋出了一部分確認可行的軍律,發現自己所講有些超出範圍,及時地收口不再多說。

 在那一個過程中,不管是不是有反對意見,沒有人打斷樓令的闡述。

 多數人時常會悄悄打量一下士燮的臉色,他們卻是沒有看出什麼。

 “很好啊!”欒書先進行定性,隨後看向晉君獳,提問道:“是不是將那些軍律轉交給上軍佐過目?”

 哪怕是晉君獳也無法在律法領域挑戰範氏的地位,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那令之後便去拜訪燮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