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忍無可忍

 當前時代並不講究“犧牲自我,成全國家”的這一理念,人人都是“宗族至上”觀念。這種觀念上至一國之君,下到黎庶,壓根就是實現了思想上的統一。

 黎庶有宗族?他們屬於哪個家族治下,其實就是那個家族所在的宗族的附庸,只是一般不承擔戰鬥任務。

 樓令對晉國的歸屬感還在建設當中,願意為晉國而戰,只是遠不到寧願犧牲自己也要維護晉國的程度。

 作為一國之君都沒有那種心態,其餘人哪夠資格有,是吧?

 當然了,從古至今都存在一個道理,上位者只想下位者去犧牲。這並不是上位者絕對不能犧牲,他們認為存在性價比的區別而已,能夠說那種觀念錯了麼?好像……,並不能。

 雖然顯得很殘酷,但是人與人的價值真的不相同,有些人被犧牲了並無法改變什麼,有的人犧牲卻足以影響整體的形勢。觀念挺正確,能夠接受的人卻是不會多,因為誰都不想成為被犧牲的那一人。

 在“鳩茲”這邊,樓令再一次感受到什麼叫蚊子多,每一夜都要被折磨。

 “現在沒有蚊帳的嗎?”

 老樓家並沒有蚊帳。

 樓令哪怕是去某個家族進行拜訪,不可能去太私密的區域,自然也就看不到其他貴族的寢室怎麼樣了。

 蚊帳這種東西難以製作嗎?顯然是未必的。

 樓令來到吳國之後,一圈近百里觀光下來,看到了落後於中原的生產體系,其實也看到勝過了中原的地方,既是吳國的紡紗產業。

 在“梅里”周邊有許多依靠紡紗換取生活物資的村莊,好些小溪兩岸有著非常多的浣紗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點,浣紗女其實就是諸夏最古早的打工人之一。她們所浣的紗並非自己生產,取自一些家族的份額,定時定量弄好再去換取生活物資。

 東南一隅依靠浣紗換取物資的人非常多,再礙於農耕很難展開的關係,當地的女孩遠比男孩“值錢”得多。

 那個“值錢”體現在兩個方面,浣紗女依靠勞動有所獲,賣掉她們也能換取物資。

 這個“賣掉”可是真的賣掉!

 東南一隅的浣紗女便是那般,即便是施夷光(西施)也不例外。

 樓令讓樓見去買了二十匹紗。

 紗的價值比麻布貴,比綢緞便宜,用途方面卻是有點多。

 公子餘祭在得知樓令買了紗之後,很豪爽地送了樓令五十匹,甚至表示還能夠送更多,遭到了樓令的婉拒。

 樓令買紗做什麼?買回去可以做成窗簾,也能直接固定在窗戶上當遮掩,同時還能嘗試做成醫用的紗布。

 所以了,樓令當然希望獲得越多越好,乃至於想要自家生產,只是公子餘祭想多送,真的就不必了。

 不止是現代才有“免費才是最貴”的說法,任何時代都一樣。

 樓令要是對公子餘祭的贈送來者不拒,一旦吳國要求樓令留下幫助練兵,到時候就不好拒絕了。

 再者說,晉國一定也有能夠生產紗布的家族,樓令也不是非要依靠吳國輸送。

 即便是晉國沒有家族能夠生產出樓令想要的紗布,齊國那邊一定有,樓氏想要成批採購的話,顯然是從齊國購入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