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發生了什麼事

 等四下無人之後,郤至對樓令說道:“我自己過去見子反。”

 話說,樓令也沒有打算要去啊?

 郤至又說道:“楚人不是何時何地都守規矩,一旦你過去……”

 是不是楚人會吼嗓子“我蠻夷也”伏殺樓令?

 好像……,那個可能性不是一般的大!

 說白了,楚國為了得到中原諸侯的認可,才願意與中原列國接觸的時候講規矩,等於說就是在盡力剋制自己。

 只要利益足夠大,又或者是被逼急了,楚國不是沒有不當人的時候。

 翌日,郤至帶著不到百人就出發前去楚軍營寨了。

 這一件事情,晉人並沒有事先與吳人提及。

 郤至要去見子反,見面的地方會是在楚軍營寨,有必要跟吳人說嗎?講實話就是:有!

 然而,郤至並沒有派人知會吳國一方,其餘人知道是為了什麼。

 “這樣……,有點不好。”刑巫臣其實反對郤至接受子反的邀請,更認為一旦被吳國知道郤至受邀過去必定產生誤會。

 樓令說道:“我們做事,不用考慮誰的感受。”

 “這……”刑巫臣直接無話可說。

 倒不是因為刑巫臣從楚國逃亡到晉國,認為自己是個外人才存在顧慮。

 刑巫臣清楚強國必然要有個強國的樣子,其中包括“自我”這一條。

 不提晉國使節團在吳國沒有得到應有的禮遇。

 如果郤至請示吳國,成了什麼?

 “令大夫。”刑巫臣等樓令目光與自己形成對視,誠懇地說道:“晉國需要吳國。”

 樓令頷首,只是說道:“讓吳國來求吧。”

 刑巫臣再次自閉了。

 晉國與吳國要不要合作這件事情上,提議者是刑巫臣,也是他一直在奔走。

 因此,晉國那邊對吳國君臣最瞭解的人,沒有意外就是刑巫臣了。

 對於晉國扶持吳國變成一頭熱這種發展方向,刑巫臣比誰都要感到發懵,同時清楚是因為怎麼回事。

 無非就是吳國君臣自視甚高,再加上刑巫臣的表現讓吳國君臣認為是晉國需要吳國,不是吳國多麼需要晉國。

 搞成現在這般模樣,無疑刑巫臣要負很大的責任,只是他絕對不會認。

 樓令不知道歷史上晉國扶持吳國獲得了什麼回報,只知道到夫差時代,吳國一度成為晉國最大的對手。

 當然了,儘管樓令預知了結果,他不會去刻意破壞什麼。

 畢竟,每一段時間的局勢都不一樣,進行戰略部署與執行的當代人,他們最多負責謀劃三代人之內的事情,時間再久就是子孫不爭氣所導致的咎由自取了。

 以樓令的看法,晉國確實有必要扶持吳國,只是吳國要認清自己的地位,需要從實力的地位出發來跟晉國相處。

 反正吧,晉國要幫助吳國,不能是晉國去求著吳國,人都少有那麼賤,何況是一個國家。

 刑巫臣徹底麻了,他必須及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展開。

 “我聽聞狐庸成為吳君的‘行人’了?”樓令比較突然的問了這一個問題。

 刑巫臣怔怔地看著樓令,能夠看出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