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樓氏世子

 從發佈徵召令對到北部開拓的各個家庭單位,一直到收到消息的人聚攏歸來,一共消耗了二十四天的時間。

 而那還是各個家庭棲息在百里之內,可見當地的交通是多麼不便利。

 樓令當然知道道路的重要性,比較要命的事情是樓氏暫時沒有餘力在盆地這邊修建道路,只能期望走得人多了,道路給自然形成。

 聚攏過來的人看到樓令,沒有例外就是進行訴苦,每一個家庭遭遇到的事情基本大同小異,到了陌生的地方不熟悉地形,經常會遭遇到不明勢力的偷襲,乃至於是大批人的攻擊。

 “以狄人為主,他們最為好戰。”

 “野人或是趙人也有,只是他們只有物資匱乏的時候才會鋌而走險。”

 “臣已經將趙氏要復立的消息告知趙人,他們並不相信趙氏即將復立的消息。”

 “野人那邊,好些野人對我們吸納並給予屬民身份半信半疑,我們正在努力獲取他們的信任。”

 樓令一個個聽取下來,發現戎人的存在感很低。

 不過,那也沒有太值得奇怪的地方。

 戎人或許是在西周時期比較風光,到東周階段則是全面衰弱下去。

 那種衰弱不是說戎人一再戰敗,導致總人口銳減得非常厲害,其實就是他們內部各種爭權奪利,互相之間的血仇很大,無法團結起來與諸夏列國競爭。

 到目前為止,顯得比較強大的只有伊洛之戎、陸渾戎和蠻氏戎,他們在周公旦時期遭到過重創,後來也就一直消停了下去。

 因為伊洛之戎、陸渾戎和蠻氏戎較為消停的關係,其餘諸侯著力打擊其餘的戎人部落,乃至於後面進行了遊說,使得好些戎人部落移風改俗走諸夏文明的路線了。

 那些走諸夏文明路線的戎人,得到多數諸侯的接納,平時不再大肆征戰,以至於都有戎人在中原腹地立國。

 例如在衛國、曹國、宋國邊境線上的一個異邦國度,他們便是戎人建立的類諸夏體系國家,沒有正式的國名,被稱呼為戎國,長期與周邊的諸侯保持著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