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權責之重

 一直到一眾卿大夫離開,孟姬還是沒有現身。

 關於孟姬沒有出現,早就有人在議論,說的一定是晉君獳那般寵愛,結果孟姬人在宮城卻是連過來哭喪都沒有。

 當然,也有人在議論欒書,懷疑欒書是不是派人將孟姬控制住,才導致孟姬沒有出現。

 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真正在乎的人其實沒有幾個,無非就是哭累了嚼舌根而已。

 關於晉君獳的喪禮應該怎麼辦,其實一直以來君主薨逝都有相應的禮儀規章。

 再行商議的話,應該是參詳誰來主持喪禮,分出主次之類了。

 以往,君主的喪禮流程該怎麼樣是由一應公族成員去商議,歷來沒有非公族的什麼事,其中包括非公族的卿大夫。

 欒書不是要脫離公族轉為卿族嗎?

 同時,郤錡也做出了脫離公族的決定。

 所以,這一次國喪出現了新的變化。

 那種變化不是欒氏或郤氏要脫離公族,說直白點就是一個聯盟的誕生,眾卿大夫要聯合起來對抗君權了。

 他們來到偏室。

 欒書坐到了主位上面。

 其餘人分別落座。

 沒有意外的事情是,樓令得了一個陪坐的座位。

 對此,樓令沒有什麼不滿的地方,甚至要因為能夠來到這種場合而感到振奮。

 看吧,現場都是卿大夫,只有樓令是非卿大夫。

 在官職排序上面,中軍尉還在司馬之上,結果祁奚沒有被招呼過來,反倒是樓令能夠在場,說明了什麼呢?只說明樓令在那些卿大夫心中的份量很重。

 “君上的薨逝是一件意外。”欒書先進行定性。

 雖然有人心裡不認可,但是並沒有進行質疑。

 欒書和郤錡為什麼要脫離公族的身份?其中一個原因是先氏的覆滅!

 既然晉君獳對公族都不手下留情,反而作為公族要承擔以及負責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作為公族的卿大夫當起來比非公族還要累,為什麼欒書和郤錡不能謀求身份上的轉變?

 所以說,人的趨利與偷懶是一種天性。

 面對欒書在晉君獳薨逝上面的定性,眾人選擇默認了下來。

 士燮那一刻在想:“後人會怎麼來評價我們呢?”

 是啊,後人會怎麼來看到晉君獳的薨逝?

 韓厥有點不管不顧,問道:“是不是派人稟告天子?”

 話說,到現在為止,還真沒有人提過要派人去稟告天子,關於晉君獳薨逝的事情!

 這件事情論起來,要排在所有事情的首位,結果並沒有人尊重程序。

 欒書心裡一怔,對韓厥說道:“我已經派人前往‘洛邑’稟告天子。”

 假的!

 欒書做了很多事情,獨獨遺漏了派人稟告周天子這麼一回事。

 只不過,欒書說已經做了,其他人最好不要質疑。

 在那期間,欒書很仔細在看眾人的表情,再從一個個微小表情去分析人的真實心態。

 一陣分析下來,欒書能夠看出韓厥和士燮有比較大的心理波動,其餘人倒是情緒比較平。

 “由我主持喪禮,可否?”欒書是站在自己為中軍將的角度講這一句話。

 郤錡面無表情說道:“不是你,能是誰?只不過……,公子會不會鬧?”

 中軍將是公族成員的話,不是中軍將還能是誰來主持國喪?

 必須清楚一件事情,也就是晉君獳發生意外的時候,都城內只有欒書與旬庚、趙旃在。

 看形勢的話,旬庚已經屈從於欒書,趙旃擔任卿大夫沒有什麼存在感。

 什麼?旬庚屈從了欒書是怎麼回事?其實就是那麼回事。

 總而言之,不知道欒書使用了什麼方法,弄得旬庚對他比較信服,導致旬氏取代了郤氏先前的位置,變成了欒書利用的對象。

 郤錡什麼個想法或心態,講出了含沙帶影的話?

 那一瞬間,幾個人的表情變得的比較精彩。

 欒書表情一垮,說道:“公子那邊,我自然會去處理,上軍佐就不用擔心了。”

 郤錡仍舊面無表情,說道:“那就好。”

 僅是聽對話,事先不知道兩個人的身份,誰都會將欒書視為下位者,變成郤錡才是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