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暫時告一段落

 對於領導者來說,他們更應該瞭解“捨得”的深意。

 急迫地想要去完成什麼,有能力辦到為前提,不要去進行節省,盡力提供讓所有人都滿意,事情的進展不止會加速,且過程中還能收買人心。

 明明有能力做到,乃至於庫存幾輩子都花不光,為了去節省那二三子搞到民怨沸騰,搞得連自己的統治都出現動搖,講實話又是何必呢?

 當然了,那涉及到統籌學與統計學,也就是管理能力不能差,有能力去收集現有數據。

 說白了無非就是了解自己的情況,再根據實際情況去進行分佈,不過分浪費的前提下,儘可能讓多數人感到滿意。

 那麼,關於“舍”與“得”的權衡就要懂得去怎麼進行分辨了。

 樓令多付出了一些,增加了工程的進展速度,還收穫了彌足珍貴的人心,怎麼算都是大賺特賺。

 “歷代趙氏之主就是這樣去‘舍’,才有了趙氏覆滅之戰中庶人與奴隸願意為之而戰的‘得’啊!”

 在趙氏的覆滅之戰中,很多人因為庶人與奴隸願意為趙氏捨命感到吃驚。

 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研究趙氏的人為什麼對家族有那麼強的歸屬感,他們又或是得出了什麼結論。

 樓令品味出了平時小恩小惠的重要性。

 說起起來也很奇怪,上位者一些小恩小惠總是能夠帶來超乎想象的效果,使得被施恩者,乃至於聽說的人,願意為上位者捨生忘死。

 “吳起給小兵傷口吸膿,小兵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定會為吳起戰死,更多的小兵在聽說過後也願意為吳起死戰。那種施恩手段不算高明,問題是真的管用啊!”

 樓氏在進行大工程期間對吃、喝、穿進行了極為有力的保障,那一次大工程結束之後,能夠想象會有多少人盼著再次啟動大工程。

 事關集體的事情就沒有小事,一次次都要當作大事來對待。

 那也是歷朝歷代為什麼那般害怕發生集體事件的原因。因為人一旦多了,哪怕出現再小的事情,一旦有心人進行利用,變成大事或將一發難以收拾。

 四面的城牆完成,再來就是建設城門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