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69章 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四天之後,欒書派人對樓令進行了召喚。

 “西征的事情,還需要中軍尉隨行。”欒書見到樓令就講了這麼一句話。

 這算是徵召嗎?如果是的話,著實是顯得太過於倉促了一些。

 西征的事情已經被耽擱了一年多,今年的年初才算是真正敲定。

 出兵時間肯定是在春播結束之後,一般情況下得到徵召的各個一家之主需要率領私軍到都城郊外集結,有一場誓師大會的排場,隨後再一起踏上征途。

 樓令在春播結束之後才來到“新田”這邊,越是靠近“新田”就遇到更多前來集結的各家族私軍,自己則是隻帶隨行護衛前來,並未在家族內部下達徵召令。

 “你可以隨後再追上來。”欒書看到樓令愣神,看似通情達理地補了一句。

 樓令點了點頭,應道:“諾。”

 兩人再閒聊幾句,隨後樓令進行了告辭。

 接下來,樓令分別去拜訪旬庚、士燮、郤錡、韓厥和趙旃,在拜訪旬庚時又見到智罃,拜訪郤錡期間見到郤至。

 那是郤氏或旬氏雖然分出大宗和小宗,大宗與小宗卻是仍舊生活在一塊,只要是同一個宗族的成員,拜訪其中一位,大概率能夠見到地位差距沒那麼大的另外幾位。

 一系列拜訪下來,樓令能夠看得出旬氏的眾人很忙,他們不是在忙碌西征的事情,更像是在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不能問的事情,樓令自然連開口都不會開口,心裡則是不免會多加猜測。

 一連串的拜訪過程中,以樓令見郤錡、郤至期間的交流最為簡單和直接,聊一聊一年多以來已經發生的事情,不打什麼啞謎,沒有任何暗示。

 當時,郤錡直接說了,會在西征的時候找到機會光明正大做掉胥童這個搗蛋鬼。

 樓令還是沒有多問什麼,只聽說即將接任司馬一職的人叫程滑,而郤錡已經跟旬氏達成交易,解決胥童的事情將由新任司馬程滑去辦。

 程氏是旬氏的小宗之一,當代程氏之主叫季,他是一個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

 既然程氏之主是程季,為什麼是程滑來擔任司馬,一定是跟要解決胥童的事情有關了。

 說白了就是,程滑像是被推出來辦事並頂鍋的人選。

 在樓令拜訪韓厥的過程中,只能說全程幾乎是在老調重彈。

 韓厥對待趙武比親兒子還親,找到機會便與樓令商議關於趙武的未來,講究的就是一個殫精竭慮。

 在關於趙武的規劃中,樓令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反正就是韓厥想怎麼樣,只要不涉及到樓令本身,樓令都是:啊啊啊,噢噢噢,對對對。

 其實,韓厥大概對樓令的態度心裡感到很複雜,很希望樓令什麼都不要干涉,又鬱悶樓令真的什麼都不干涉。

 人嘛,還真的基本是那樣。

 樓令拜訪其餘卿大夫則是走個形式,完成禮節相關而已。

 “派人去‘呂’下達徵召命令,份額為一個‘旅’。”

 “家主,您是中軍尉,一個‘旅’是不是……”

 “按我說的辦。”

 “這……,唯!”

 樓令能夠看得出來,家裡人對中軍尉的印象停留在之前,也就是認為中軍尉是一個很高大上的官職。

 多數晉人對中軍尉的印象和認知確實是很高大上。

 畢竟,卿大夫預備役可不是白叫的。

 樓令卻是無比清楚一點,舊有規則已經被打破,新的規則正在被建立,隨著司馬這個官職的權利被加強,又有韓厥和郤犨先後從司馬卸任馬上成為卿大夫,使得司馬這個官職遠比中軍尉更像是個香餑餑。

 該拜訪的人已經拜訪完畢,對於樓令與眾人來說,其實就是進入到平常的交往狀態。

 比如,樓令拜訪完國君與眾卿大夫,樓令能夠與其餘官職或爵位的人進行接觸,那些人也能夠主動來拜訪樓令了。

 不說春秋時代,即便是到了現代,基本是身份地位低的一方的人去拜訪身份地位高的一方。這不是什麼人情世故,妥妥的就是一種交際的規則。

 時間來到舉行誓師大會的當天。

 樓令已經在事先得知相應的情況。

 這一次西征,晉君壽曼將會親征,晉國四個軍團也將全部列入出征名單,只是每一個軍團都沒有滿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