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未盡全功

 對於他們來講,樓見沒有派人過來屬於兩種原因,要麼樓見那邊很順利,不然就是樓見所部被打得連派人彙報都困難。

 樓令當然希望是前者了。

 相對於暫時管不著的地方,樓令更需要重視眼前。

 交戰已經持續兩刻鐘,西面的白翟人不斷往戰場湧,遭到攔截並在被襲擊的白翟人往東或往西的都有。

 以整體局勢看去,情況顯得非常混亂。

 只不過,要是進行觀察會發現一點,晉軍攔截了白翟人,他們目標明確就是堵住來自兩個方向的衝擊。

 選擇在這個地段伏擊的作用體現了出來,少量的人卡住某個位置,白翟人便是迂迴也無法佔據高地。

 白翟人想要奪取有利地形,只有擊潰卡在某個位置的晉軍了。

 樓令掃了一眼仍在坡地上的三十餘人,笑著問道:“你們可願意隨我廝殺?”

 這完全就是白問,說得他們好像有選擇一般。

 然而,語言的藝術便是那般,同樣意思的一種內核,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能夠使人產生不同的情緒。

 “願為家主效勞!!!”

 樓令也不多話,再次衝鋒在前。

 他們這一支隊伍變成了救火隊員,哪裡危急就衝向那裡,一陣廝殺之後再次更換位置。

 “我手頭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白翟人要是有指揮,哪怕是進行伏擊,正式進入到廝殺階段,不到一千五打三千,雙方的死傷一定還會是很嚴重。”

 “要命的是無法看出白翟的首領是誰又在哪,我無法擒賊先擒王啊!”

 伏擊戰嘛,其實主要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予敵軍造成很大的思想衝擊,也是打亂敵軍的指揮體系,要不然一樣需要短兵相接。

 樓令一邊廝殺一邊觀察,看了許久真的沒有找到白翟人的首領,只能繼續以救火隊員的角色廝殺下去。

 因為足夠混亂的關係,哪怕晉軍佔據了優勢,白翟人失去戰心,很難一時間讓白翟人投降。

 “驅趕他們,讓他們擠成一堆!”

 “那個誰,你在往哪衝?趕緊給我回去!”

 “對對對,圍困起來,外圍的弓箭手射箭。”

 到後面,樓令不用浴血奮戰在第一線,遊動著去指揮每一個局部。

 這也代表局面被晉軍這一方控制住了。

 在那期間,有一部分沒有被攔截的白翟人往西邊逃跑。

 由於地形限制的關係,樓令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跑掉了。

 “你們誰是首領!?”

 樓令其實也就只會這麼一句白翟語言。

 沒有人給予樓令回應。

 說不定,這一支白翟人隊伍的首領在一開始就被射死了?

 “家主。”

 “石?”

 “是我啊,家主。見讓我過來稟告家主,有三百餘白翟人沒有攔截住。”

 “知道了。你回去讓見開始納降。”

 不是白翟人的隊伍拉得太散導致太長,他們的伏擊才被延遲了嗎?肯定會有一部分白翟人走出了伏擊地點的。

 三百多百白翟人向晉軍的駐地過去,他們要是能給駐地裡面的晉軍造成大麻煩,只能說駐地的晉軍太過廢物了。

 樓令這一邊的招降早就在做了。

 要命的事情是,最初的形勢太混亂,招降的效果比較有限。

 一直到大部分的白翟人被圍困起來無法亂跑亂竄,晉軍的招降才多了一些效果。

 “你們的首領呢?”

 “一開始就被射死了。”

 樓令懵了那麼一下下。

 諸夏文明這一邊,很早就有將校會把自己打扮得更顯眼的習慣,後來再在制服上進行設計。

 為什麼要成為顯眼包?只能說是有利有弊。有益的地方是本方將士更容易辨識出身份上的不同,知道身份位階的差距接收指令;弊處只有一個,太容易受到敵軍的針對。

 當然了,諸夏文明進入到“君子之戰”階段,只要是個軍官就越想更顯眼,免得被當成小兵兵說殺就殺,享受不到特殊階層只擒不殺的待遇。

 到了下午,具體什麼時辰比較不好說,約是在未時四刻(約16點)的時間,交戰才完全停了下來。

 “打掃戰場!”樓令並未感到疲憊,觀看到的將士則是到了某種極限,喊道:“俘虜一個個捆起來,押送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