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379章 如戲耍孩童一般

 樓令能夠殺掉欒書嗎?答案是:能!

 那麼問題來了,欒書死掉之後,誰的獲利將是最大?能夠肯定的事情是,不會是樓氏獲得最大利益,乃至於連湯湯水水都喝不到幾口。

 所以了,沒錯,樓令是在被欒書算計,只是雙方的關係並非你死我活。

 欒書在算計樓令的過程中,其實是幫樓令脫身,甚至在官職上更進了一步。

 因此,欒書掌握了一定的分寸,不敢將樓令逼得太過。

 這樣一來,樓令為什麼要去承擔無比大的風險,做自己不會獲得多少利益的事情?

 只為了出心中的一口惡氣就非得殺人?真要抱有這種想法,一定具有反社會的人格。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遂,只要不是涉及自己與家人的性命,真的沒有必要那麼偏激。

 “欒書得活著!”

 “他死了之後,最開心的人無疑是國君,再來就是各個卿位家族了。”

 “沒有欒書搞東搞西,卿位家族該是針對各個中小家族,該難受的就是我了啊!”

 政治這種玩意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可惜的是能夠玩得懂的人太少,更多的人喜歡不計後果的快意恩仇。

 所以,快意恩仇也就有另外的解讀,比如只圖一時爽快,不顧忌出現任何後果。

 簡單來說可以是:我看一個人很不爽,衝上去就是一頓暴揍。至於後面的糾紛,該付多少誤工費、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等亂七八糟費用,付完費用又要蹲幾天之類,打之前壓根就沒有去想。

 胥童死了,儘管看上去與郤氏沒有直接關聯,大家還是知道胥童死於郤氏的設計之中。

 然後,猜猜情況怎麼樣。

 沒有相關的證據,有人出來頂罪,可是大家認定就是郤氏動的手,無論誰都對郤氏產生了極大的警惕心。

 他們在怕什麼?怕自己要是與郤氏有了矛盾,日後也會橫死街頭!

 所以,郤氏是解除了來自系統的威脅,他們卻也得不到眾人的信任了。

 說直白點就是,政治真不是那麼玩的,使用武力去解決麻煩屬於最不可取以及最下層的手段。

 武力其實就是在沒有其它方式來解決爭端或矛盾之後,不得不使用的最後手段。

 樓令有想殺的人嗎?他有認真且仔細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暫時沒有。

 樓氏的發展並未受到阻礙或是干擾,甚至連來自外部的威脅都沒有。

 同時,樓令很清楚自家目前就是安穩發展,等於需要避免與哪個家族發生衝突。

 在那種情況下,樓令又不是每天不殺個人就渾身不舒服的殺人狂,為什麼要屢屢起殺心嘛。

 近期,樓令連率軍上戰場都不怎麼樂意。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坐著收禮,並且由衷的樂此不疲。

 從擔任中軍尉以來,僅僅是參加這一次出征,樓令小本本上記錄了各家的承諾,人口合起來四百三十二,糧食千餘石,雜七雜八的物資更多。

 那些是樓令坐著就給收到的好處,不用有其餘的付出。這不是比上陣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廝殺,可能會讓家族出現傷亡,更加美得很的事情嗎?

 而在今天,樓令又一次身處戰陣之中。

 現場的晉軍與秦軍已經擺開陣勢,晉軍在東,秦軍在西,雙方出戰的兵力大體相當。

 “又是魚鱗陣。”樓令早就清楚了一點,晉軍每戰必擺出魚鱗陣。

 對面的秦軍有陣型嗎?他們看著不像是正經陣型的樣子,僅是列出三條長線,每一條長線就是一排士兵,他們就是湊堆那麼站著。

 秦軍的服色看上去很雜亂,又以白或灰的顏色居多。

 “相當一部分秦軍,他們穿的是獸皮啊。”樓令親眼所見。

 那麼,秦軍有騎兵嗎?反正樓令沒有看到秦軍之中有騎兵,清一色是徒步的戰士。

 陣前,兩軍的主將正在進行致師。

 不是欒書與對方的主將武力單挑,兩人正在數落對方的不是,喊話的聲音極大。

 當然了,一個人的嗓門再大,能夠傳播的範圍也是相當有限,需要有人將一些關鍵的話傳播到全軍。

 “秦軍的主將是誰啊?”樓令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