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樓氏的科技

 到現如今,樓氏有成功生產出過鋼,水平大概是東漢時期的質量,也就是俗稱的百鍊鋼。

 那是反覆鍛造,儘可能去掉雜質之後的產物。

 那算是樓令意圖明確下達的任務,有人專門奔著那樣的目標而去。

 期間還出現了衍生品,也就是軟鋼在無意中被生產出來。

 事實是什麼?軟鋼對目前的樓氏沒有用處,它的製造流程被記錄,隨後被典藏起來,並未安排生產任務。

 百鍊鋼的話,樓令並不打算生產多少,主要是打造一些兵器。

 神兵利器嘛,相信男人都喜歡。

 樓令主要是打造出來給自己與子嗣、近親使用,有富裕則是拿來當

作榮譽憑證,少量拿去送人或是販售。

 當然,隨著水力鍛錘的運用,百鍊鋼的產量絕對會得到增加,到時候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樓令走了一圈,發現樓武正在眼巴巴地看著自己,莞爾一笑,說道:“走吧。”

 去哪?

 成品自然不會放在製作坊,它們在完成之後會被儲存起來。

 鐵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稱為惡金跟沒有找到合適的儲藏手段有關。

 由於沒有妥善的儲藏手段,再加上缺乏保養的相關常識,哪怕沒有刻意去沾水,每年的潮溼季節剛過去,沒有多久之後就會讓鐵器變得鏽跡斑斑。

 該用什麼方法來儲藏鐵器呢?最佳方式當然是包好之後泡在油桶裡面,哪怕是上百年的時間過去,掏出來拆外包裝跟嶄新的一般。

 樓氏自然沒有過剩的油裝桶來泡,刷一刷油,平時放在足夠乾燥的地方,其實就算是一種很妥善的儲藏手段了。

 其實,只要是觀察過也能發現一點,經常使用的鐵器,它的生鏽速度不會太誇張。

 樓令領著樓武來到一間倉庫,進去就看到懸掛在木架上的一套鐵甲。

 “哇!”樓武看得雙眼放亮,疾步走上去進行撫摸。

 因為沒有上漆的關係,甲片自然是一種亮銀色。

 它是採取札甲的工藝,只不過為魚鱗的款式。

 樓氏的魚鱗甲更偏向於隋唐時期的風格,標誌就是胸前有兩塊面積大一些的鐵片。

 金屬甲冑,它自然不會全是由金屬來製作完成,內襯基本是採用皮革,一些部位則是使用韌性高一些的布料。

 “試試?”樓令問道。

 樓武猛點其頭。

 除非是非常簡陋的甲冑,要不然一個人可無法穿戴上,樓令親自幫樓武披甲。

 “這是皮帶扣,穿過金屬環再用鐵釦給扣住即可,不用像老款式需要系。”

 “覺得緊就說。”

 “皮帶上穿孔的位置,它們就是用來調整舒適度的。”

 樓武當然知道皮帶扣,它同樣是樓令給“發明”出來,已經應用在樓氏生活的各方各面。

 還有很多的其它各種“發明”,相當數量還是樓令要用的時候發現沒有,能夠親自動手就當陶養情操自己做,無法自己做則是提出概念和要求讓別人去做。

 很多人選擇親自動手做什麼東西,真的就是在陶養情操,也就是當作一種休閒娛樂。

 其它人有皮帶扣,他們一定不會在穿孔的位置加上一個金屬環,用來減輕拉扯力以及降低磨損,樓氏父子的甲冑卻是都有。這裡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安裝一個小孔位的金屬環,不是老師傅真就做不到,尤其是消耗的時間還長!

 樓武的生長環境註定了一點,他不會像伴隨樓氏崛起的那一批人,一點一滴去見證從無到有,只會將現有的一切視作理所當然。

 那就好像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之初,智能手機取代了各種磚頭機,一部手機有了錄音機、相機、電腦等等的功能,親自去見證那一段歲月的人,他們無不感到驚奇;後面成長起來的少年,他們才不會有那麼多感慨,對於他們來講生活本該就是那樣子。

 樓武穿上了身甲,調整了一番繼續披掛,等穿戴全套甲冑又活動一番,適當地進行調整。

 “給。”樓令剛才去拿兵器了。

 樓武接過步槊和佩劍、強弓、箭囊、匕首,將它們安置在該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