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攘外必先安內

 後面,欒書分享了自己獲得的消息,說是衛君臧病重無法起床,重病之下發布了不少的命令,其中很多是交代後事。

 “並非衛君驅逐衛上卿(孫林父),乃是衛儲君衎授意大臣造勢。”欒書說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

 包括樓令在內,他們之前所知道的信息是衛國廟堂不允許孫林父歸國,並不知道衛君臧病重,理所當然會認為是衛君臧的態度了。

 郤錡很直接地問道:“孫林父將衛儲君得罪得很深嗎?”

 其實,欒書都根本沒有講完。

 話被打斷的欒書心裡無奈,只是沒有表現在臉上,回答郤錡的提問,道:“孫林父的封邑是‘戚’。”

 哪位貴族沒有封地?孫林父還是衛國上卿,也就是上大夫,有封地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嘛!

 問題就出在孫林父的封地是“戚”了。

 這個“戚”不止在重要的交通樞紐位置,源於地理位置的優越,它還是衛國各方面發展最好的城池之一,很多重要的活動在當地舉行。

 那麼,這個“戚”是怎麼落到孫林父手裡的呢?不是偷,不是搶,純粹就是繼承而來。

 現如今的衛國,他們的各方面實力約是排在現存諸侯國的中游位置。

 一箇中等國家,不用奢望得到太好的發展。

 那麼,一片暗淡之下,獨有“戚”看上去很明亮,不用想也知道多麼引人矚目了。

 因此,樓令一聽欒書那麼講,瞬間也就明白怎麼回事。

 無非就是衛國的儲君衎饞孫林父的“戚”這一塊封地,正在使用手段,想要拿到手而已。

 如果衛國儲君衎是一國之君,他這麼幹不止丟臉且會受到極大的反彈。

 現在衛衎只是衛國的儲君,雖然一樣是要從孫林父手裡將“戚”搶奪過去,情況卻不是那麼一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衛衎在儲君的階段可以犯錯也能夠將貪婪表現出來,繼位成為一國之君確實要懂得什麼該做或不該做,做了之後將要承擔何等的結果了。

 在場的人,除了極少數幾個仍舊迷糊,其餘都明白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