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是騾子是馬

 人吶,記仇才能夠記一輩子,受人恩惠能記上三天都算夠久了。

 樓令從不奢望某人將自己的恩德記得多久,只希望該獲得配合的時候,不要有誰刻意站出來搗亂就好。

 儘管到現代之後,由於網絡發達和有許多有心人在操控輿論,導致好像道德淪喪才是當世主流,那卻不是因為樓令將人性看得太黑暗的原因。

 “商鞅在秦國變法,導致九成九的秦人受惠。他受難的時候僅有商氏武力抵抗,其餘秦人要麼冷眼旁觀,不然就是加入討伐。”

 “說好的先秦時期,人們比較淳樸和感恩呢?或許在小事上是那麼回事,輪到涉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又是另一回事了。”

 “願意豁出性命報恩,無論在什麼年代一定是少數,多數的人需要在被煽動才有動作。”

 捫心自問,一旦晉國多數家族聯合起來攻打郤氏,樓令明確知道郤氏必然滅亡,哪怕知道樓氏後面會被清算,恐怕一時間也有猶豫到底要不要下場。

 那個下場還要分兩種,一種是站在郤氏一方同存亡,另一種是加入討伐郤氏隊列能不能避免被清算。

 如果加入到對郤氏的討伐可以不用被清算,不用產生絲毫的懷疑,樓令一定是加入討伐郤氏的隊列。

 注意審題!

 也就是樓令判斷哪怕樓氏加入郤氏陣營沒有獲勝的可能性,自家又有幸免的可能性,會不顧郤氏的恩情。

 以為只有樓令會那樣嗎?並不是的。

 站在事不關己的位置才能高高掛起,乃至於作為道德聖人進行各種批判。

 輪到自己成為當事者?絕大多數人首先考慮的只會是自己,別說自己背後還有一大家子人。

 報恩,把老婆孩子一塊葬送進去,古往今來能夠做到的人從來是少數。

 輪到有國家情懷的時代,為了民族大義不顧一切的人,反倒是增多了。

 其實,那也是兩碼子事,不應該拿來一概而論的。

 樓氏在秋收之後挑人練兵,冬季亦沒有停止。

 時間來到春季的時候,一萬兩千人只剩下不到五千。

 開春後的半個月,樓令來到訓練營地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