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450章 兒戲,太兒戲了

 樓令直接說道:“臣從未外傳。”

 “那便是了。”晉君壽曼冷笑了幾聲,說道:“不管是怎麼洩露出去,事情傳開之後,欒書等僚迫害寡人愈甚!”

 樓令:“……”

 在之前,樓令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以至於讓晉君壽曼反應會這麼大。

 一陣對話下來,可算讓樓令明白怎麼回事了。

 那可是要查誰貪墨了什麼又是多少,某些人怎麼可能會不緊張,一緊張肯定就要有所行動。

 繼位之初的晉君壽曼,他以為只要坐在君位之上,臣下就該無條件服從君命。

 幾年過去了,晉君壽曼腦子沒有壞掉,怎麼都該反應過來不是那麼一回事。

 新的問題也就產生。

 晉君壽曼決不會將沒有實際發揮出君權的威力歸咎於自身

,他一定認為有人就是要跟自己作對。

 作為君主的晉君壽曼這般認為,於時代背景之下倒也沒有錯,錯就錯在他的能力上面。

 只是,一旦對立產生,是不是要分出正方與反方,互相看著就是對面不當人子。

 這種對立的形成,無非就是利益分配不均,誰都想佔到更多的便宜。

 既然是盯著利益在爭奪,誰多佔一點,勢必要有人吃虧,衝突日益擴大之下,沒有意外就該是輪到展現武力的階段。

 極短時間之內,樓令給捋了一捋,還真給捋清楚了。

 “也就是說,現在進入到互相猜忌的緊張階段,誰都不敢首先爆發。”

 “正是這樣,不身陷其中的話,外人看到的只是風平浪靜。”

 “難怪我在封地……沒有看出一些來。”

 當然,樓令事先就知道國君想查誰佔了自己的產業,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樓令沒有想到的只有事件步驟出現變化。

 按照正常情況,侵佔了國君利益的人,他們應該等視察真正展開,使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來自保。

 在那期間,賄賂負責巡查的人,該不該呢?

 基於上述那層事態結構,樓令還等著叛亂誰的禮物能收,應該大肆收,乃至於還要敲詐更多;誰的禮物非但不能收,相反還要極力進行掩蓋。

 “欒書這是不走尋常路啊!”樓令都不知道要用什麼心情面對了。

 急切想要發展家族的欒書,他是去年動盪中主動出擊次數最多的人,欒氏在動盪中獲得的好處僅次於郤氏。

 之所以是郤氏獲得最多好處,並非郤錡、郤至、郤犨或郤氏某人做了多少事,完全是郤氏實力足夠強大,沒有做太多的事情,好處自己給送了上門。

 搞笑?

 無法理解?

 那才是人間真理!

 用娛樂圈某人說過的一句話做註解:這人啊,沒有紅的時候,身邊的人太複雜;等人一紅,尤其是紅得發紫,你瞧怎麼著,身邊一個個都是好人了。

 因此是,實力足夠強大,真的不用去做太多,只要時局到了,好處它真就會像湧泉一般,嘩啦啦往家裡湧。

 樓令對郤氏的關注度最大,瞬間也就心裡恍然:“我說怎麼沒有看出來,原來衝突點在欒氏。”

 其實,樓令也不是沒有關注欒氏。

 樓氏跟郤氏的關係好,雙方平時的接觸多,關注起來自然更加便利。

 樓氏跟欒氏的關係不能說差,只能說是一般,互相接觸少,想要獲得一些消息也就不容易。

 至於說安插人手之類?以為有那麼好安插的嘛。

 當前想安插人手進入某個家族,依靠才能馬上獲得高位屬於不可能,用奴、隸、所屬的身份進去,進去的時候是什麼什樣的身份,老死的時候還會是那個身份。

 身份不足夠,比如奴、隸、所屬會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不是說無法窺探到什麼,只能說能夠窺探到的視野相當有限,能不能獲得什麼消息與努力無關,壓根就是純粹看運氣。

 所以,安插間諜之類?當前無論是國家或家族,要有花費幾代人時間去經營的耐心,期間會產生意外的可能性有多少不用猜,沒有人會耗費那等精力去幹。

 剛才,樓令已經適度地進行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