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 作品

第456章 樓氏實力,不完全版

 便是到了交通工具極其發達的現代,出遠門一樣會造成極大的疲勞,何況是在春秋時代的呢?

 樓令一連奔波了九個多月,其中的半年多幾乎都是用在趕路上面。

 當前的車,不管是哪一種車,它並沒有減震裝置,不管走在什麼路上都會顛簸,碰上凹凸不平的道路還不如步行舒服。

 以樓氏目前的技術,自然可以將減震裝置製作出來,可是有必要嗎?對樓氏來講,屬於暫時沒有必要。

 一個滿編軍團有五百乘戰車,怎麼都要有一百五十乘戰車當備用,在戰車損毀或被丟棄之後及時補上。這個還只是軍事用途,也是造成消耗量最大的一個因素。

 每一個家族都需要有用來運輸的車輛,拿樓氏來當一個例子,整個家族所擁有的車輛約是三千。

 那麼試想一下,每一輛車都安裝減震裝置,到底需要用到多少鋼。

 樓氏的鋼產量也就那樣,哪怕是已經掌握了相關的技術,每年的產量其實就不到一千八百斤。

 以為一千八百斤很少?要結合時代背景去看待的。

 在公元前574年,整個小破球能夠生產出鋼的家族只有樓氏,其餘家族雖然也能夠利用鐵礦,他們卻是連基本的冶鐵技術都還沒有搞明白。

 其實,生產鋼就是用生鐵再精煉出更為純的一種金屬,只不過裡面的知識點太多。

 鐵與鋼的熔點不一樣,也就會在再次加工上面存在門檻。

 簡單來說,使用金屬來打造兵器,銅、鐵、鋼所需的熔點不同,人類歷史也就先進入青銅兵器時代,相關的技術進行積累,隨後又因為需要更好的兵器。進行無數種的研究之後,邁入對鐵這種金屬利用的道路。鋼亦然。

 能夠每年生產出一千八百斤鋼的樓氏,製作甲冑可以有九十套左右,生產戰劍可以打造七百二十把,打造戈則是約一千一百柄。

 當然了,上面數字所指的是成品率百分百,製造任何產品都會出現廢品率,再經過重新的融化、鍛打之類過程中的材料磨損,肯定沒有上述所列數據那麼多。

 融化金屬進行重塑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質量上面的減少,很多金行光賺這一份錢就能夠賺得盆滿缽溢。

 如果樓令拿鋼材去大肆製作減震裝置,那他一定是腦袋被門給夾了!

 從去年開始的樓氏,計劃每年打造出三十套鋼材的甲冑。

 樓令還“設計”了柳葉刀,家族的畢業生,成績優異賞賜一柄,每年會打造二百五十柄。

 到目前為止,樓氏積累了五十套成品的鋼材甲冑,柳葉刀四百五十柄。

 有什麼其餘用鋼鐵製作的兵器嗎?有的,它們是特製出來的步槊,一般提供給樓氏核心族人使用,其中包括樓令本人。

 有一個基礎常識,製作兵器可不光在金屬上有追求,其餘如木材、皮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材料門檻。

 所以了,不是樓氏能夠生產出多少鋼材,總重量再除去每一種兵器對金屬的使用,能夠打造出多少數量的兵器。

 另外一點,任何一種產品成品質量追求越高的話,對生產人員的素質要求會更高,生產工時肯定也會加長。

 樓氏的生鐵每年的產出不固定,取決於鐵礦的開採與運輸量。

 晉地多的是煤礦,比較要命的地方在於缺乏優質鐵礦。

 同樣是鐵礦,真的就存在質量上的差距,有些鐵礦開採出來的礦石雜質少,不止冶煉起來更為簡單,鐵錠的質量也絕對更好。礦石的質量不好,肯定是冶煉困難外加品質差了。

 諸夏大地別說是銅礦少了,鐵礦的質量也是大多不好,尤其是缺少超大型的銅礦或是鐵礦。

 晉地多山,限制樓氏生鐵產量的問題出在哪裡一目瞭然了吧?其實就是受於運輸的限制。

 哪裡有鐵礦,當地設置冶煉等設施?不說能不能準確預判鐵礦儲量的問題,有將相關的建設成本給考慮進去了嗎?

 然後,當地有鐵礦能夠開採,可以就近進行冶煉,鐵錠或其餘什麼成品是不是也要運出去?

 更為現實的一點,任何的軍工製造場地,一定要將安全考慮進去。

 從古時候到現代,沒有誰會隨便指一個地方,那裡就是軍工製造基地了。

 規模越是大,地點的選擇就越講究。不止是考慮安全,其實連交通也要概括進去。

 樓氏目前最大的軍工生產基地便是在“太原”城內,以至於每日某個區域的煙囪不斷冒各種顏色的煙,出現密集的“叮鈴噹啷”響聲。

 從現代魂穿過來的樓令當然知道什麼是汙染,也明白居民城鎮不適合搞工業,只是以樓氏當前的生產規模,講實話就是才哪到哪嘛。

 “我們現在有多少套鐵甲?”

 “回家主,最新記錄顯示有兩千六百套。”

 “兵器呢?”

 “回家主,庫中:鐵戈七千,鐵矛一千八,鐵劍三百,鐵刀八百,鐵皮盾六百,鐵箭鏃兩萬三千。”

 上面那些使用的

是鐵,不是鋼,別搞錯了。

 在春秋時代,關於“刀”這個字還沒有出現,相似的兵器只要長度足夠都稱為劍。稱呼上的這個習慣,一直到兩千四百多年之後的現代,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都保存。

 其實,春秋時代有不少跟刀結構差不多的工具,拿貴族腰間時時刻刻彆著的一種餐具來說,它就是匕首的形狀,長度一般不會超過三十釐米,用來切肉以及必要時刻用於自保,稱為“短刃”。

 樓令提前將“刀”給“發明”了出來,其實就是單邊刃,刀身跟劍長度差不多。

 為什麼是柳葉刀,不是更為出名的橫刀?當然是因為製造工藝的門檻,再來就是樓令親自使用下來,得出學習門檻低的結論。

 柳葉刀:顧名思義,因該冷兵器的刀身造型設計與柳樹的葉子頗為相似而得名;從明朝開始就成為軍隊的標準配置,被廣泛使用;到了清朝依然備受青睞,特別是騎兵部隊,最為喜歡。它的刀尖較窄小且往上彎曲的幅度也較大,具有非常好的刺、砍、劈、挑、撩等功能。

 為什麼後面軍隊的制式短兵器變成了刀?正是因為它的使用門檻低,並且不像劍用砍或劈容易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