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強勢入場

哪怕欒黶是欒書的兒子,也只是中軍將的兒子,什麼地位敢跟郤至叫板?

 郤至是郤氏的核心成員,還是郤氏小宗溫氏之主,本身是晉國的新軍佐。

 一個沒有官職的小夥子敢直接嗆卿大夫,哪怕欒黶是欒書的兒子,郤至命人直接殺了,欒書也只能記恨。

 畢竟,身份的區別擺在那裡,世祿世卿的時代,身份階級分明且森嚴,下位者冒犯上位者受到處罰,完全是在維護階級特權,誰能講出什麼不是?

 還有一個所有家族都承認的事實。

 得到了“溫”作為封地的郤至,哪怕溫氏是郤氏的小宗,硬實力已經變得不可小覷,成為郤氏的主要實力部分。

 那是為什麼?簡單就是因為“溫”地是晉國的兩大產糧地之一。

 無論在什麼時代,手中握有產糧地都是極大的優勢。

 產出的糧食夠多,人口的增長就有保證。

 人口多了,勞動力也就多。

 勞動力一多,想不強大都難啊!

 郤至當然不會下令將欒黶殺了。

 郤氏的基因裡面有莽撞,莽撞卻不是腦子壞掉。

 如果郤至將欒黶殺死,兩個家族爆發大戰屬於不可避免。

 怒氣值很高的欒黶被郤至一聲“滾”吼得恢復理智,儘管心中暗恨,還是行禮才離開。

 “我也要被恨上。”樓令有這種覺悟。

 樓令當然會忌憚欒氏,說到底還是階級擺在那裡,得罪上位者不但有小鞋穿,乃至於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只不過,欒氏面臨的麻煩很大,動了樓氏會牽扯到郤氏、旬氏和範氏,想來欒書哪怕要動手,不會是先動樓氏吧?

 要是欒書先對樓氏下手,解決樓氏不等於讓欒氏沒有危機,反而是一種打草驚蛇。

 如果欒書真的要做什麼,絕對是不動則已,一動向威脅最大的家族下手。

 清楚那些“因果”關係的樓令,他真的不害怕得罪欒書。

 甚至可以說,樓令有意無意就是一直在得罪欒書,用這種方式在向郤氏納投名狀。

 畢竟,有區別才能顯示出遠近親疏。

 郤氏越來越跟欒氏不對付,是吧?

 樓氏也跟欒氏不對付,肯定會跟使得兩家越加親近。

 最重要的一點,樓氏要是跟哪個家族都關係極好,一旦有大家族想對另一個大家族動手,他們優先拔掉的絕對是樓氏。

 這個叫什麼?誰都不得罪,基本就等於不會有真正的朋友。

 戰場的廝殺不會因為郤至和欒黶產生衝突有所停頓,影響則是必然會有。

 比如說,欒黶回去稟告,說是樓令拒絕樓氏的弓箭手部隊支援欒氏所部,搞得欒書採取更保守的戰法。

 心中非常憤怒的欒黶還做了其它事情,更是導致戰局出現毀滅性的影響。

 欒氏所部縮回去。

 郤氏所部要面對更多的楚軍。

 那樣一來,戰局的發展不就發生變化了嗎?

 欒書這時候還不知道欒黶做了什麼,只是他有足夠的理由,說是郤氏所部得到強援相助,欒氏卻是成了楚軍的突破對象,採取保守打法就是為了顧全大局。

 戰線內外的人,他們很快發現欒氏所部止步不前,乃至於出現了步步後退。

 正在對楚軍發起猛攻的郤錡所部,他們不得不停止猛攻。

 郤錡派人前往詢問欒書,得到的答案是他們頂不住,推進有陷入重圍的危險。

 至於為什麼頂不住?欒書才不會說是因為樓氏弓箭手只在支援郤氏的部隊,那樣說會顯得欒氏又酸又沒用。欒書只會說楚軍將他們當成突破目標,經受的壓力比較大。

 看戰局的發展,欒書給予的答案能夠站得住腳。

 只是,郤錡還是私下破罵欒氏不足成事,心裡對欒氏的輕視更為嚴重。

 戰線是一條平線,己方再能打,只要友軍不給力,肯定不能肆意推進。

 結果是,欒氏所部表現得扛不住,迫使郤氏所部只能向後退卻,楚軍重新將晉軍壓了回去。

 “欒書果然只會窩裡鬥,進行國戰還有那麼多的算計,簡直不配當中軍將!”郤錡說這話的時候,身邊有不少中小家族的家主。

 這些中小家族的家主,他們日後會將郤錡所說的話傳出去,勢必要讓郤氏和欒氏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劣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戰局的變化。

 晉軍這一邊,無數人納悶怎麼會是那樣。

 瞭解欒書的人,他們猜測又是欒書搞么蛾子,憤怒卻是無從發洩。

 要說的話,楚軍的高層則是滿心的歡喜了。

 “欒氏想要保存實力?那就先放過他們,專門痛打郤氏!”子重瞬間有了想法,講給周邊的人聽。

 子反挽著山羊鬍須,笑眯眯地說道:“我倒是覺得欒氏既然想要保存實力,更應該抓著他們痛打。”

 發現敵軍的弱點,抓住弱點猛打而已。

 “便如你所言。”子重還是能夠聽得進意見的。

 楚國君臣今天趁濃霧進軍,本身就是想著投機取巧。

 他們既然發現了晉軍的弱點在欒氏,肯定是要抓住。

 “欒氏在晉國的實力只能算一般,比欒氏強大的有郤氏、旬氏和範氏。偏偏中軍將是欒書。”子反平時就很擅長抓住重點。

 子重不笨,笑眯眯地說道:“一旦欒氏變得更弱,欒書的中軍將寶座就會變得搖搖欲墜。他想坐穩中軍將的位置,是不是又要重新抱住晉君的大腿?”

 子反跟著笑了起來,說道:“我聽說當代晉君是一個很荒唐的人。”

 當代不存在保密觀念。

 不止是每一個家族沒有類似的觀念,各個國家都是相同。

 所以,發生了什麼事情,不用刻意去打聽,一些貴族閒聊的時候抱怨,一個傳一個的情況之下,很快就變得人盡皆知了。

 晉君壽曼幹過的荒唐事不少,使得眾貴族有怨言,列國怎麼可能不知道?

 楚國選在近階段挑釁晉國,完全就是消息傳到楚國有點晚,不然該是前兩年就逼迫鄭國重新靠攏楚國,不會等到前年才有動作。

 今年楚國與晉國爆發大戰,其實就是晉君壽曼不似人君帶來的結果。

 在接下來,楚軍還真的就是對欒氏所部加強了攻勢,他們好像進行了正確的展開,逼得晉軍持續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