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宴無好宴

走“棘門”儀式解散之前,包括戰俘、武器、糧食等等戰利品進行了上繳與分配。

 二十多萬人聚在“新田”的郊外,四面城牆之外出現林立的營寨,每一日都是人聲鼎沸。

 太多人聚過來,很多人想要入城,必要的管控重任落在了程滑這位司馬的肩膀上。

 “中軍尉以前是怎麼做的?”程滑問自己家臣。

 家臣答道:“中軍尉擔任司馬期間,限制了每一日入城的人數,讓各個家族進行申請,再分批允許入城。”

 程滑“呵呵”笑了兩聲,說道:“那就照辦。”

 不懂怎麼處理,有現成的例子,為什麼不效仿?

 晉軍每一次出征歸來,無論是獲勝或戰敗,反正“新田”城內的商鋪都會大賺特賺。

 那是因為無論成敗,基本會帶回一些戰利品。

 要是大勝歸來,一家之主怎麼都要額外賞賜點什麼,得到賞賜的人一般會選擇入城以物易物,不就讓城內的交易額猛漲了嗎?

 在當代,城內進行交易的話,城池的主人可以進行抽稅,收稅的同時也是對交易雙方進行監督,有保障安全的責任。

 這一次,晉君壽曼沒有再鬧出太大的么蛾子。

 既然沒有鬧出太大的么蛾子,肯定是鬧了一些么蛾子。比如留下質量最好的戰利品,重新下發很爛的戰利品。

 軍團正副指揮所在的家族還算好,晉君壽曼沒有做得太過分。

 許多中小家族則是倒了血黴,拿到手中的戰利品不知道經過幾輪挑挑揀揀,重新到手基本為次品。

 晉君壽曼那樣做固然避免與卿位家族出現大矛盾,一下子卻是得罪遍了中小家族。

 有意見的中小家族太多,沒有人領頭鬧事,使得看上去風平浪靜,河面之下卻是暗流洶湧。

 只不過,哪怕晉君壽曼知道,或是有人警告晉君壽曼,沒有看到晉君壽曼多麼在乎的樣子。

 “不知道會有多少家族陷入衰弱,乃至於過不了幾年就破產了。”樓令不是在可憐這些有麻煩的家族,假惺惺進行感慨罷了。

 有那麼一件事情幾乎會發生。

 國內出現破產風潮,有實力的家族則是會進入擴張期,能夠一再吸納人口。

 所謂的破產,特指再一次接到徵召,一些家族拿不出足夠的兵力,或者儲存的糧食支撐不了服役。

 出現上面兩種狀況的人,他們達不到徵召的要求,有納賦或沒有納賦都會得到相應的處置。

 一次兩次三次沒有達標,他們的封地就會被收回,也就是變成破產了。

 “父親,明年還會出兵嗎?”樓小白問道。

 關於明年要不要出兵,晉國高層近期正在進行討論。

 樓令說道:“暫時沒有定論。只不過,我認為出兵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鄭國沒有重新臣服,怎麼可能不出兵?

 夾在晉國與楚國中間的鄭國,地理位置顯得過於特殊,無論晉國或楚國都不會允許鄭國投靠對方。

 所以了,無論鄭國君臣是不是願意堅定投靠哪一方,一定會受到另一方的打擊。

 這樣看來,鄭國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堅定站在哪一方都要捱打,大打特打得損失太慘重,不如左右逢源來避免損失。

 晉國和楚國卻是不會管鄭國多麼迫不得已,兩國甚至很願意看到鄭國一再悖盟。

 因為鄭國一再悖盟失去信用,晉國或楚國就不用多麼在乎鄭國,許多非常規手段用起來,不會讓天下諸侯側目了啊。

 “這麼一說,鄭國真倒黴。”樓小白不是在幸災樂禍。

 樓令點頭說道:“這就是實力不夠強大的下場。”

 鄭國其實一度很強大,只是他們自己作死,率先蔑視周王室導致失去大義,後來還不斷兼併小國與大國交戰,幾乎變成諸侯之敵。

 如果僅是外部壓力,其實很難讓一個國家短時間內陷入衰弱。

 鄭國的衰弱是因為爆發了很大的內亂,並且還內亂了很久,一下子就變得一蹶不振了。

 樓小白有讀過史,瞭解鄭國的衰弱過程,認為完全是活該。

 “我們才剛剛四個軍團齊出,明年的出兵規模不會太大吧?”樓小白問道。

 樓令輕笑了幾聲,說道:“你再想想。”

 什麼都給出答案,到底考卷是誰在做?

 作為繼承人,樓小白需要先自己動腦子去想,想不明白來問樓令的話,樓令大多數時候是進行引導,不會直接給出答案。

 思考了一陣子的樓小白說道:“今年,我們召喚一眾盟友南下,結果那些盟友幾乎全程在打醬油,怎麼可以呢!”

 “哈哈!”樓令很高興地笑了幾聲,說道:“所以啊,我們需要讓鄭國重新臣服,一樣需要消耗一眾盟友的國力,怎麼能夠讓他們舒舒服服過自己的小日子。”

 算計小弟這種事情,不會做的霸主就不算合格的霸主。

 古往今來,大概只有陷入歧途的中原王朝才會愛護小弟,其餘文明的可沒有愛護小弟的觀念。

 合格的霸主便是晉國現如今這般模樣,時不時從小弟吸血,需要的時候拉出小弟的軍隊去消耗。

 晉國這樣做的理由太簡單,明白“此消彼長”的道理而已。

 畢竟,霸主一直在消耗,怎麼能夠讓其餘人有安穩發展的環境,真是這樣子的話,某天可就要被取代了。

 晉國之所以明白那樣的道理,完全是齊國稱霸期間儘管一再召喚諸侯會盟,可是齊國對盟友的管控還是太輕了。

 如果齊國稱霸的時候對盟友管控嚴一些,哪有晉國趁機崛起的空間,光是被齊國一再召喚會盟,軍隊一再投入與楚國的交戰,有機會也不一定輪到晉國稱霸。

 當然了,導致齊國衰弱的主要原因不是外力,壓根就是齊國內亂,並且亂子很大,尤其是亂了很久。

 晉國研究齊國稱霸和失去霸權的過程,肯定是要交出答卷。

 其中一個答案就是:絕對不能讓盟友將日子過得太舒服,一定要反覆折騰小弟。

 有一個“內王外聖”的成語,搞這一套的王朝基本都遭到反噬,乃至於被反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