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正確看待歷史

 實力強大的一方打壓實力弱小的競爭對象,講實話就是一種理所當然,無論什麼時代都是。

 太遠的不用說。

 趙氏沒有滅亡之前,他們一直在打壓其餘家族的牧畜產業,把持了晉國的三分之二市場,佔據中原牧業市場十分之二。

 範氏當前就在打壓其餘家族的製陶產業,佔領更多的市場。

 旬氏一樣在打壓其餘家族的紡織產業,乃至於以單獨一個家族的力量在跨國壓制齊國。

 只要實力足夠強,即便不是技術的絕對領先,劣幣驅逐良幣的事情發生得還算少嗎?

 要是技術不差,實力又足夠強大,形成壟斷更是一種普遍現象了。

 “儘管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日後跟韓氏的相處要變得非常複雜了。”樓令早就有相關的心理準備。

 因為有心理準備,樓令主動提出跟韓氏聯姻,為了跟韓氏聯姻還決定讓樓氏多一個小宗。

 有這一層關係存在,樓氏與韓氏的競爭會限定在一個範圍,雙方都有認輸的空間,不用非得鬧到兩家只能存活一家。

 至於說樓令將相關戰法讓給韓氏,或是教會其他家族?掌握一項知識或技術就能夠安身立命的時代,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哪一個家族願意幹出這種事。

 樓氏沒有經不起驚嚇主動交出技術。

 智罃代表旬氏給樓氏站臺。

 韓氏再不爽也只能忍著。

 最核心的事情有了不是結果的結果。

 宴會的氣氛自然是要再變一變。

 樓令以經歷者的身份講述南征發生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一些交戰得失,評價楚軍戰鬥力之類。

 “大體上來說,多數楚軍的戰鬥力很差,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他們選擇用數量來彌補質量,除了情非得已之外,能夠削弱南方各個蠻人部落。”

 “我們所知道的楚國,他們歷經‘赭丘之戰’失敗,後面一定會亂一陣子。”

 樓令聊著聊著,表達了一個意思:明年楚國出兵恐怕數量不會太多。

 這是樓令在向韓氏表達善意,提醒想要立功是個機會。

 事實上,樓氏一樣不想跟韓氏變成你死我活的關係,該緩解需要表露出態度,適當的示好更是必要。

 “你什麼時候娶川啊?”韓起說的川便是川姬。

 樓武瞪大眼睛,說道:“不是行冠禮之後再兩家商議嗎?”

 當前,男子一般是二十歲行加冠禮,不是光代表成年,還預示著可以承擔相當多的責任;女子十三歲行及笄禮,表示已經能夠受孕,也可以嫁人了。

 其實,春秋時期的貴族女子,她們很少行及笄禮之後就嫁人,一般是等到十八歲左右,乃至於二十來歲嫁人都屬於平常,根本不會在二十來歲的時候被喊老姑娘。

 韓起笑呵呵地說道:“要不要我哪天安排一下,讓你們見見面?”

 樓武直接說道:“好啊。”

 現在可沒有什麼大家族女子就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說法,有條件的情況之下,她們一樣會得到文武方面的教育。

 訂婚的男女,他們在日常見面或約會看心情。

 沒有婚約的話,父母就更是催促子女去進行社交,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因此,奉子成婚這種現象,其實在春秋時代很常見。

 有一件肯定的事情,無論男或是女,父母必然事先交代,那就是門戶的區別。

 另外一件事情,自由戀愛是非嫡出子女的事情,嫡出子女的婚姻由家族來決定。

 叔梁紇六十多歲誘拐十來歲的顏徵在,所謂“野合”真不是天為被地為床,指的是並非明媒正娶,生下了孔老二(孔子)。這在當時真不是什麼美談。

 六十多歲幹出誘拐少女事情的叔梁紇,他其實有一名正妻(施氏),還有幾個媵,一共有一子九女,只是兒子天生殘疾。

 顏徵在所在的家庭肯定不是什麼大家族,但是一定有自己的封地或有官職,要不然怎麼會有氏。

 叔梁紇是子姓,孔氏,名紇,前綴“叔梁”其實是表字。史書以“叔梁紇”記錄,說白了就是到死之前都沒有自己名下的封地,人生最大成就是擔任過“陬邑”的大夫(邑宰)。

 那麼,有“氏”的顏氏怎麼會讓自己的女兒去給叔梁紇當“嬖人”呢?

 什麼是“嬖人”呢?說白了就是較為親近的僕人。

 那樣一來,無論孔家門徒怎麼美化,事實上顏徵在就是以僕人身份追隨了叔梁紇。

 這種論斷是根據春秋時期的時代背景,正妻死亡沒有扶正其他女人的習俗或規則,諸侯都不行。

 所以是,正妻過世之後,一個家族就再也沒有名正言順的主母了。

 在春秋時代,媵生下了子女,她們沒有教育權,甚至孩子不能稱呼生母一聲母親。

 丈夫與妻子或媵之外的女人生了孩子,一概就是私生子之類。

 顏徵在生的孔丘自然就是叔梁紇的私生子。

 叔梁紇這個家庭的特殊之處就是,媵所生的長子孟皮有先天疾病,不能也無法繼承叔梁紇的一切。

 至於叔梁紇是怎麼操作讓孔丘成為繼承人,沒有相關的史料進行支撐,用以作為推論的基礎。

 同時,沒有任何史料證明顏氏將顏徵在嫁給叔梁紇。

 孔門的徒子徒孫非常大膽,竟然敢編造歷史,完全就是欺負作為正妻的施氏一族,也是欺負後人不瞭解春秋的時代背景,認定知道的人不敢說。

 瞭解相關歷史人物,不根據歷史人物當代的時代背景,極可能看不懂那人怎麼會遇到事情做出那種選擇,連篇看下來發現有太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其中一個就是項羽在烏江邊自刎,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撿到一句“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的話,自己用自己生活的當代環境去猜,天曉得猜的內容到底對不對,是不是會太過於片面,乃至於得出南轅北轍的結論。

 拿今天樓令在經歷的事情,對春秋時代的背景完全不瞭解,一樣會看得雲裡霧裡,再認定韓氏太軟弱。

 韓氏軟弱嗎?

 要是在大一統王朝,身居高職的韓厥完全可以利用皇權來打擊或消滅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