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什麼意圖啊?

欒書跟晉君壽曼爆發衝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以前還有情況比這一次更火爆的場面。

 所謂火爆的場面,指的是晉君壽曼追著欒書想打,追了幾圈才被人勸了下來。

 一國之君追著大臣打?類似的事情不止會發生在晉國,好些國家都有發生過,不算什麼太稀奇的事情,只是仍然算作特別。

 其實,只要不動傢伙,一國之君也沒有受傷,爭論到追著打,某種程度上還算是展現了大臣的權威。

 說白了,一國之君憋屈到只能追打那一名大臣,不正說明大臣將一國之君的權柄擠壓得很嚴重,偏偏一國之君除了追打解氣之外沒有其餘辦法嘛。

 大權在握的一國之君哪裡需要親自去追著打,一聲令下就能夠將人擒住。

 至於下令將大臣殺死之類,反正中原的一國之君不敢也不會下那樣的命令,類似的事情只在楚國或吳國、越國發生過。

 總得來說,晉國在任的卿大夫暫時只有郤犨沒有與晉君壽曼爆發過沖突,其餘卿大夫都與晉君壽曼發生過沖突。

 那麼多卿大夫與晉君壽曼都發生過沖突,其它方面不需要多說,大概率是晉君壽曼的問題。

 而郤犨就任卿大夫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天曉得哪一天忍不住會直接頂撞晉君壽曼了。

 一國之君當成晉君壽曼這副模樣,很難讓人做什麼評價。

 要說與晉君壽曼爆發衝突又一度鬧到差點不可收拾的人是誰,只有脾氣爆又性格耿直的郤錡幹過。

 那並不是郤錡覺得郤氏強大,能夠隨意折辱晉壽曼這位一國之君。純粹就是郤錡堅定認為自己沒有錯,錯的人是晉君壽曼,不想在對的事情上退讓,又有人在旁邊煽風點火,以至於場面差點無法控制。

 事後,郤錡並沒有多麼放在心上,該幹嘛就繼續幹嘛;看晉君壽曼在衝突之後的作態,記仇肯定是記仇了,只是暫時沒有看到做什麼動作。

 當然了,站在晉君壽曼的立場,他要拿回權柄又沒有什麼錯,不想拿回屬於一國之君的權柄,才是晉君壽曼最大的不合格。

 只能說,晉君壽曼採取的手段不像一位明君該有的睿智了。

 本來在開始討論之後要拋出議題的智罃,他知道今天一定什麼都談不成,閉上嘴巴養神或看戲才是正確的選擇。

 “類似的衝突,越來越多了啊?”樓令看著還在繼續對嗆的晉君壽曼和欒書,眼角餘光發現了另外的一些情況。

 什麼情況?

 講道理的話,正經的場合只有一些人能夠在場,不應該有閒雜人等。

 大殿內的閒雜人等不是指宦官、女官、或寺人、宮女,沒有他們在場服侍,看看每一個有座位的人,前方案几擺了什麼東西,有水果、蜜餞、湯水和燒烤,只是吃的人不多。

 所以,沒有那些服侍的人存在,難道要讓國君與眾大臣自己端湯倒水嗎?

 一些寵臣也在大殿之內,看似充當站崗武士的角色。

 樓令看到幾個寵臣在晉君壽曼與欒書爆發衝突之後,他們將手握在了劍柄之上。

 “手握劍柄,再看臉色與眼神,分明是起了殺心。”樓令有自己的判斷。

 以往晉君壽曼與人發生衝突,是會有護衛手握劍柄,可是觀察神態並沒有殺意。

 “欒書罷免了國君提拔的好多人,固然是因為他們難堪大任,問題是欒書在不少崗位安插了欒氏的族人。那些人是恨欒書擋了自己的路才有殺心,還是晉君壽曼對他們透露過要殺欒書?”樓令覺得或許兩種都有?

 可能是郤至同樣從那些寵臣的表現發現異常,一臉的幸災樂禍,身體傾向樓令這邊,壓低了說話的聲音,說道:“咱們那位中軍將好不容有些擔當,你看看那邊……”,沒有嚕嘴的舉動,只是用眼神示意方向。

 樓令轉頭看到了郤至臉上的幸災樂禍,同樣壓低聲音,說道:“逼得太狠了,恐怕真的會出事。”

 這是什麼場合?

 在這種場合,那些寵臣表露出那樣的姿態,是不是壓不住恨意了呢?

 郤至沉默了一下下,臉上的幸災樂禍逐漸收起來,看似正經地說道:“中軍將在履行治國的責任,我們有義務站在中軍將這一邊。”

 樓令聽了陷入沉默。

 他們是臣,面對一國之君的時候,天然在守住到手的權柄和利益是相同的。

 需要對國家階級建立一個模型的話,當下的兩層結構之下絕對是:國君(公族)→貴族;國君(公族)←貴族。

 為什麼只有兩層結構?因為目前有話語權的只有這兩個階層。

 屬民當然也有話語權,只不過限制在很小的範圍之內。

 這裡的屬民不是普通人,晉國多了“羨”這一個階級,其他列國則是“士”和“徒”了。

 在古典時代之中國君統治貴族,貴族再管理屬民。

 也就是說,屬民是由貴族去賜封,一國之君很難影響到屬民這個階層。既是所謂的:臣下之臣非君之臣。

 連“羨”都不是的其餘人?他們雖然也能夠有各種身份,例如僕、黎庶、隸、奴這樣的位階,其實都是屬於貴族的財產。

 因此,所謂的“百姓”在春秋指的是擁有姓和氏的一國之君和“大夫”、“士”、“徒”,剛剛建立起來的“羨”這一階層都不在裡面,何況是僕、黎庶或隸、奴呢?

 貴族只需要尊重一國之君的山川專利,能夠在封地使用自己制定的律法,儼然跟國中之國沒有多大區別。

 與此同時,屬民之下的階層,無一例外直接效忠貴族,可以想象貴族的權力到底有多大。

 所以,在古典時代作為一國之君,他們只能從封地的增加或削減來威脅貴族,真要動用武力也只能是號召貴族起兵,作戰的對象的則是貴族以及號召起來的治下階層。

 如果晉君壽曼的寵臣之中有驚世大才,不會讓晉君壽曼陷入現如今的窘境。

 即便是晉君壽曼的寵臣裡面沒有驚世大才,只要大部分在擔任職位能夠做好事情,卿大夫並不會針對得那麼明顯。

 主要是,晉君壽曼的寵臣都是一些不堪用的人,乃至於不少寵臣屬於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