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棟何葉 作品

第313章 發洩一通,順氣許多

  不跑不送,降級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這就是當前官場最真實的寫照。

  就算是碰到樑棟這樣不收禮的領導,你不跟他接近,他又怎麼能瞭解你?

  不瞭解你,又怎麼會放心用你?

  如果你真能做出驕人的政績,就像榆梓的那位書記,把榆梓打造成晉西明珠,任誰都無法掩蓋你的光芒,你也可以很快得到提拔重用。

  然而,這樣的人又能有幾個?

  就拿槐安來說,十五個鄉鎮,真要用政績用數據來衡量,那所有的鄉鎮幾乎就沒有什麼區別,根本就沒有多少區分度。

  不管在哪裡,平凡平庸的人永遠都佔絕大多數。

  為什麼說整個縣政府,最有前途的位置就是聯絡員,基本也就是這個道理。

  樑棟也不是沒想過從外面調入,但這樣做弊大於利。

  空出的位置雖然只有一個,填位置的時候,就像牽起一根鏈條,一個接一個往前遞補,最終升職的將會是一群人。

  一旦從外面調入一個人,一下子把這個位置佔了,那後面的一群人就統統沒了戲。

  這引起的完全就是公憤。

  所以,不管是哪個地方,都必定有排外情緒,也就不那麼難讓人理解了。

  ……

  程紀斌親自監視著法醫提取了王玉蘭下體體液樣本,並拿來了何義盛的樣本,親自帶到市局做了鑑定,結果並不匹配。

  也就是說留在王玉蘭體內的體液並非來自何義盛。

  這個體液到底是誰的?想要查清楚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每個公民都有配合警察調查的義務。

  但何孝堂是常務副縣長,想要讓他配合,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除非你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有嫌疑。

  更詭異的是,省廳的一個副廳長親自把孟輝和程紀斌叫到了一個房間,對他們道:“對於這個案子,我們更應該注意起政治影響。遇害者畢竟是個副縣長,要是久久不能破案,社會影響太過惡劣,不但嚴重影響我們公安機關的形象,也不利於社會穩定。既然有人認罪,咱們就沒有必要再揪著不放。早日結案,早日公佈,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