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棟何葉 作品

第870章 你,下流

  樑棟很感興趣地說:

  “你這個想法很好,回頭可以上常委會討論一下的。咱們不怕自曝家醜,更不怕別人對咱們的扶貧工作提意見。相反,咱們應該歡迎社會各界對咱們的扶貧工作進行監督,也歡迎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和個人,幫助咱們搞扶貧。我向來都有一個觀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扶貧工作不能流於形式,不能給他們送些米麵油,幫他們整理翻新一下房屋,每個月再給他們一些扶貧款就了事兒,而是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幫他們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脫貧之路,方為長久之計。如果你們宣傳部門兒宣傳到位,就有可能集思廣益,讓別人看到那些貧困戶真正需要什麼,從而幫他們解決問題……”

  施茜開了個頭,樑棟緊接著就引申出一大堆東西,等他說痛快了,才發現施茜已經兩條胳膊支在桌子上,兩隻手捧著臉,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

  看到施茜那副犯了花痴的模樣,樑棟有些窘迫地說:

  “我是不是哪裡說得不妥當?”

  施茜收起胳膊,坐直身子,搖了搖頭。

  “我臉上有什麼東西?”

  施茜再次搖搖頭。

  “那你為什麼一直盯著我?”

  “因為我崇拜你啊!”

  這天兒沒法聊了。

  樑棟尷尬地撓撓頭,又掏出煙,想點上一支,緩解一下。

  “當著女士的面抽菸,就太不紳士了。”施茜向樑棟提出抗議。

  “說到‘紳士’這個詞,我們通常都會聯想到一個手持文明棍,頭戴大禮帽,身著筆挺的西裝,足蹬亮皮鞋的形象。”樑棟道,“其實,在古代,我們古人更多會用‘士紳’這個說法,指的是地方上有勢力的地主或退職官僚。後來,從西方引入了gentleman這個單詞,意譯為‘紳士’。事實上,現在的‘紳士’一詞,意思更接近我國古代的‘君子’。但‘紳士’更注重一個人行為和表現,而‘君子’這更注重一個讓你的修養和內涵。我這麼一說,是不是高下立判?從這個兩個詞也能看清西方文化和我們傳統文化的本質區別。西方文化更重外在,我們的文化則更重內涵,西方的文化推崇以自我為中心的普世價值,而我們的文化則更加註重群體意識、社會意識,講究以人為本、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