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 作品

第178章 利益交換





周進簡在帝心,有功於社稷,可謂吃夠了農作物種植推廣的紅利呀。




但是話說回來,畢竟現在春土豆還沒有收穫,朝廷也沒有對此大張旗鼓的宣傳,肯定要等到收穫完畢,經過稱重、統計,確保萬無一失之後,才會昭告天下。




那麼在此之前,自己作為桃李書院院長,是不是也可以幫著宣傳土豆的高產屬性和食用效果,為土豆種植和食用的推廣一事,做出一些應有的貢獻?




傅檢說幹就幹。他在周進這廝身邊呆了這麼久,早就知道土豆應當怎麼種,也知道土豆可以怎麼吃。




現在,他把這些經驗,用文字總結出來,在桃李書院諸多學員們中間,先做一些適當的宣傳推廣工作,也可以製作成文字材料,向廣大平民散發,這也等於是向朝廷諸公表明心跡:




土豆重視和食用推廣,我傅檢也是可以的。




傅檢也不相信,他這一個舉動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因為周進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動輒提到他的土豆種植試驗,還向諸位朋友們,安利了一番土豆的諸多優良特性。




傅檢不用把這件事情辦得多複雜,他只需要把周進曾經的那些說法,都用文字表達出來即可。




很快,傅檢便擼起袖子,在書房之中一連奮鬥了數個晚上,連章麗、章衛姐妹倆的投懷送抱,也沒有什麼心思了,對於繡橘姑娘所拋來的媚眼,更是渾然不覺。




至於賈迎春,因為小產一事,一直鬱鬱寡歡,神魂不定,傅檢只需要稍微哄她幾句,也就罷了。




他奮筆疾書,寫成《土豆種植與推廣》一書,合計一萬三千餘字。




傅檢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工工整整地寫上了“周進傅檢合著”六個大字。








喜歡重生於紅樓末年請大家收藏:重生於紅樓末年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周進看到這本書後,也是非常振奮。




其實,這本書的寫作任務,戶部尚書畢景曾大人,早就和他提過了。




但因為周進忙於娶親,一時間還顧不到這裡,畢竟真要等到全面推廣,尚需一些時日嘛。




現在傅檢動手完成了這本書的初稿,可以說是幫了周進很大一個忙,而且這也說明,傅檢對於周進曾經的教誨,也是牢記於心啊。




這樣能幹的小弟,他周進雖然也要防著,但也不吝於提攜他三兩回呀。




於是,周進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將這本書仔細閱讀了一遍,修改了若干語句,然後又將署名做出了很大的調整。




由“周進傅檢合著”,改為:




陳西寧、張楚主編,畢景曾、周進副主編,傅檢、王成學參編。




傅檢明明是第一作者,經過周進這樣一番調整,反而變成了第五作者。




但傅檢不僅不生氣,反而還深感榮幸,因為這樣一來,他也是曾和忠順王陳西寧和內閣首輔張楚大人,有過共事關係的人了。




以後遇到關鍵時候,傅檢便可以將這本書砸到對方面前,讓對方睜大狗眼,好好地看一個清楚,他傅檢究竟是抱上了誰的大腿?




這讓傅檢如何不喜?




周進將這本書送給比景曾大人初審,畢景曾大人又呈送給忠順王陳西寧審核,最後,由戶部出資,複印了一萬本,只待這一季春土豆收穫之後,便向普通民眾廣泛宣傳。




傅檢則給桃李書院下設崇文堂、商學堂、農學堂、風月堂、武備學堂和女子學堂的學員們,發放了《土豆種植與推廣》一書的簡潔版傳單,並組織各位講師、助講,向各位學員開展詳細宣傳。




很快,“土豆是世界上最管飽的食物”“土豆粉條大盤雞是一道最好吃的美食”等說法,便在整個北平城中不脛而走。




連家中的章衛姑娘,也恃寵而驕,在傅檢面前嚷嚷了好幾回,說是她也很想吃那道土豆粉條大盤雞哩。




傅檢便知道,他這次對土豆種植和食用的宣傳推廣,可以說是取得初步成效了。 「感謝陸仁賈、996元、文友等書友的打賞。」




喜歡重生於紅樓末年請大家收藏:重生於紅樓末年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