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三章 劉知行

  “將軍大人。”李勇聽見動靜抬起頭來,露出了一張消瘦的臉頰。

  吳年看了,也是有些心疼。

  在此之前,老李也只是個識字的水平,連公文也都是半懂,現在挑大樑,真是為難他了。

  但他也沒辦法,沒找到合適的人啊。

  “休息一下,喝口水。”吳年趕緊讓一名親兵去弄水來,然後對李勇說道。

  “好。”李勇露出了一個難看的笑容,點了點頭。

  兩個人離開了這座堆滿了公文的房間,來到了旁邊一間小房間內,坐下來喝茶。

  李勇就像是逃離了魔窟一樣,渾身輕鬆。

  “老李,現在北山堡有多少人了?糧食情況怎麼樣了?”雖說是讓李勇輕鬆一下,但談話還是繞不開工作。吳年端起茶盞喝了幾口,就忍不住問道。

  “有三萬兩千人了。還有人陸續的來投奔,我看開春以前,至少能有五萬人。至於糧食。他們自己帶來了一些口糧。目前我組織了官吏,去山村裡頭收糧,但不太理想。雖然我們是在抗衡蒙元人,但是山民也寶貝糧食啊。我們還不是官府。”李勇苦笑了一聲,搖頭說道。

  吳年定下的策略,軍民魚水。

  但是想要取得山民的信任,讓他們乖乖把糧食拿出來,卻也是個大難題。

  現在北山堡人口多了,在茫崖山上修建一座山堡,分一些人過去,也應該提上日程了。

  這些事情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真是累壞了。

  吳年點了點頭,這理論與實際操作,還是有些區別的啊。軍民魚水不是說說的。

  這是一個水磨功夫,得慢慢來。

  不過老李說不太理想,但看來也是有理想的地方,有山民心甘情願交糧了。再加上來投奔的人,有些人帶來了口糧。

  暫時看來沒問題了,但長期肯定完蛋。

  特碼的。

  這怎麼找個人才,幫忙處理行政工作,怎麼就這麼困難?

  看歷史上的那些人,得到人才都很容易。

  漢高祖與蕭何是同縣人。

  曹操得到荀彧好像也很容易。

  孫策渡江就有二張。

  我張貼布告,重賞人才,竟然一無所得?

  真是惱人。

  就在吳年煩惱的時候。

  有百餘人的隊伍,從南往北走,往北山堡而去。

  因為打仗的緣故,使得山上的土匪少了很多。他們又不是傻子,都知道不管蒙元人、吳年都不是好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