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城滅國

  留下來的等待改朝換代。

  如火如荼。

  下層百姓如塵如土。該幹嘛還是幹嘛。憂心的不是國破家亡,而是柴米油鹽貴。

  整個京城的撕裂感,極為明顯。

  在高句麗軍隊把所有的事情辦妥之後,李金珠帶著高句麗王,在御前侍衛的保護下,乘坐鳳輦先行。

  之後是各部人馬,最後是趙曼成領精兵萬人斷後。

  只是這一趟,並不好走。

  一路上戰兵逃往不斷,甚至有的是成片成片的逃亡。

  趙曼成、李允寵對此很沉得住氣,沒有動搖。這一次逃亡之旅,就是挑選忠臣的路途。

  鴨綠江的水軍,沿海的海軍,還有這七萬兵丁。

  對高句麗還有感情,覺得還有希望的人,會堅定不移的跟著他們走。相反,他們或逃回去家。

  或在軍官的帶領下,乾脆投靠吳年。

  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他們可以依靠這些金子,守住漢江,守住漢城,保住半壁江山。

  而且南方是李家、趙家勢力根深蒂固的地方,又是崇山峻嶺,適合防守。

  二人對於前途,充滿了信心。

  該走的走了。

  該來的當然也來了。

  這日上午。

  自告奮勇擔當先鋒的趙鹽亭,首先率部到達了高句麗京城。

  “趙”字旌旗下。趙鹽亭身披厚重的盔甲,跨坐駿馬,十分振奮的看著前方偉岸的城牆。

  當年自己的選擇,真是太對了。

  遼東四府,加上高句麗的半壁江山,立下一國基業,綽綽有餘。我身為開國功臣,校尉之一。

  怎麼也能撈取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

  趙氏與吳氏始終。

  與國共存亡。

  振奮之餘,趙鹽亭抖擻了精神,下令道:“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接管城防。”

  “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進入高句麗王宮。”

  “傳我軍令。城中分毫,都不能動。誰敢違犯軍紀,殺無赦。”

  “是。”趙鹽亭的親兵大聲應是,傳令下去了。不久後。吳年軍趙鹽亭部,徹底接管了高句麗京城。

  很快。留下來的高句麗文臣武將,權貴、書香都得到了消息。他們走出了家門,匯聚往城北,迎接新王入城。

  老臣於威則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