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八百五十四章 六天王

  “崔先生。這是什麼東西?”吳年有些好奇,問道。

  “是族譜,三百年前修的。而追溯本源。我們崔家的先祖,乃是跟隨衛滿王,進入高句麗的燕人。當然也就是漢人。”

  “在高句麗,人們有很多是漢人後裔,只是有些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們崔家卻是源遠流長。現在重歸炎漢,我為什麼要反對將軍呢?”

  崔金山的臉上露出自豪之色,然後把盒子放在了茶几上,臉上露出了神聖的光芒,小心翼翼的打開了盒子,取出了好幾本族譜,找出了第一本打開,交給了吳年。

  漢人注重祖宗,追本溯源,每一個姓氏誕生都是有故事的。

  吳年站起來,鄭重彎腰的接過了族譜,翻開觀看了起來。

  都是用漢字寫的。

  崔氏自稱是燕昭王之後,姓王孫氏,燕國滅亡之後,為了避禍改稱崔氏。秦末漢初,崔氏祖先跟隨衛滿進入高句麗,建立衛滿王朝。

  “原來是昭王之後。真是幸會。”吳年鄭重的看完族譜中的介紹部分,合上族譜交還給了崔金山,很是客氣道。

  崔金山臉上露出燦爛笑容,昂首挺胸,顯得十分光榮。

  其實這本族譜,未必是真的。後修的族譜,都喜歡往上追溯到古代的名臣或王族。www..m

  但這都無所謂。全世界,也只有華夏才講究這個。

  崔家能在三百年前重修族譜,並傳承至今,他們就是漢人,毋庸置疑。

  崔金山很好客也很健談,吳年與他說了許多話,瞭解到了平時瞭解不到的許多民生事情。

  單衝這一點,吳年也覺得這一趟微服私訪很值。

  君王地位崇高,宛如神祇。但是君王不能真的像神祇一樣,居住在深宮之中,不知民間疾苦。

  吳年、呂聲當然不可能在這座小村莊內久留,很快就離開了。崔金山很客氣的送他們出了村口。

  吳年、呂聲坐在同一輛馬車上,說著話。

  “剛才崔金山說,大同江最近這些年,有氾濫的問題。我們應該重視這件事情。呂大人。你回去後,就專門派遣水官調查一下。”

  “能治的都治了。”

  “記住。我們做的越多,百姓就會越念我們的好。還是唐王的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