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九百零三章 君臣

  張晨、張忠雖然逃脫死亡,保住了張忠這一系的家人,避免給別人做奴婢。卻也是悲從心來。

  張晨看向小兒子,老淚縱橫,說道:“永兒。為父沒有把你教好,是為父的錯。”

  “是為父的錯。”

  人心都是肉長的,雖然他打的狠,罵的狠,但到底也是自己的兒子。

  “永弟。”張忠也哭道。

  在場的人,卻沒有同情他們的。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自己負責。大漢朝可不是楚朝,吏治敗壞。

  張震把聖旨交給了汪由校之後,便領著太監、大內侍衛等人,回去了王宮。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對於這件事情,江縣城中高層幾乎人人皆知。都在看這件事情呢。

  吳年威望蓋世,哪怕不理會劉知行,也無損於他的威望、德業。畢竟律法無情,吳年又是殺伐果決之主。

  但是吳年取了一個巧,饒恕了張晨、張忠父子。

  名義上,還是張晨自己是個教書先生,大名在遼東流傳。

  這是對功臣的態度。

  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個開國之君,除了雄才大略之外,分作善待老臣、殘害老臣。

  雖然都是明君,但誰希望自己攤上一個刻薄寡恩的君王呢?

  但是吳年又給了有限的情面,張晨、張忠還是抄家、流放。

  這滿朝文武,勳貴重臣,誰都得考慮一下,犯法的後果。畢竟誰也不是首輔劉知行有這麼大的面子。

  如果誰敢犯法,犯重法。就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接受嚴懲的代價。

  不管怎麼樣。

  這件在江縣舉世矚目,而且不管吳年怎麼做似乎都是對,似乎也都是錯的。現在落下了帷幕,並且對整個朝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華閣內。

  內閣三人正在辦公,一名小吏從外闖了進來。走到了劉知行的身旁,貼著耳朵說了幾句。

  李勇、張海平各自心中一動。

  劉知行終於繃不住了,彷彿是洩了氣的皮球一般,一夜未眠的疲勞,在身體中肆虐。

  但他很快振作了起來,生出對吳年的無限感激之情。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啊。

  就算是三司會審,張氏父子全部被殺,他也沒有怨言。更何況吳年放過了張晨、張忠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