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朝政

  便在這時,一名太監疾步而來,停在了吳年的面前,說道:“陛下。內閣大臣求見。”

  “讓他們在御書房候著。寡人馬上就到。”吳年吐出了一口氣,然後繼續把刀法演練完,這才收起了鋼刀,換了一套比較正式的衣裳,與柳香道別之後,才在太監、宮女、大內侍衛的簇擁下,坐上鑾輿,往御書房而去。

  御書房內,放著火爐。

  吳年進入御書房後,周身的寒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溫暖。他拍了拍身上的雪花,抬頭看向了前方。

  “大王。”

  劉知行、李勇、張海平正坐在太師椅上,喝著熱茶,見到吳年進來,不由放下茶盞,站起來行禮道。

  “免禮,坐。”吳年擺了擺手,然後來到了御座上坐下,笑著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他把國家大事,都託付給了內閣大臣。

  現在三人一起來見,肯定是有大事。

  但是國家目前太平無事。是大事,但不是軍國大事。

  劉知行當仁不讓越眾而出,一抱拳,說道:“大王。現在國家越來越大了,但是官員卻是不足。請大王開科舉,選拔官吏。”

  吳年一臉不出所料,但卻還是沉吟了一番。

  這個事情以前就說過。

  對於華夏的官場,他不是很滿意。但是在目前看來,科舉已經是最優的官僚選拔系統了。

  當初,自己以黃龍沒有平定,國家還不完整拒絕了劉知行。

  現在是箭在弦上了。

  “準。”吳年點頭應下了。

  劉知行知道吳年不會拒絕,但是得到准許還是鬆了一口氣。漢國有十府之地,地盤這麼大,人口這麼多,卻沒有科舉。壹趣妏斆

  漢朝的官僚集團,相對太小了。大家的壓力都很大的。

  不過,科舉開了。但也還有很多問題。

  劉知行又問道:“大王。按照楚國的科舉,三年一開。又因為楚國幅員遼闊,所以分作各個時間段,進行科舉。”

  “比如鄉試,又稱秋闈。八月舉行。”

  “選舉人。”

  “會試又稱春闈,次年二月進行。”

  “但大漢朝疆域相對,比楚國小。現在朝廷又人才少,開科取士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