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皇城司扶桑分衙


  皇城司。

  獨立於漢國所有主要衙門,直接聽命漢王的情報衙門。其勢力遍佈整個漢國的領土。

  在楚國、蒙元也有探子活動。

  但在扶桑,皇城司就像是瞎子、聾子。

  一.

  扶桑與漢國相隔大海,行動不便。扶桑從成立以來,就沒有被外敵攻破過,自然也沒有人能滲透扶桑。

  二.

  扶桑的文化與漢國迥異。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京都城。

  吳年對於京都城,以保持原來的面貌為主。但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新齊】總督衙門。

  知府衙門。

  縣令衙門。

  新建了這三座衙門。衙門內的官吏,以吳年跨海帶來的漢人官吏為主,吸收了一定數量,懂漢語的扶桑浪人,組成了官僚集團。

  漢人把握大方向,扶桑官吏則負責與扶桑百姓連接。分工明確。

  而在這些衙門之外,皇城司衙門也是重中之重。

  皇城司衙門。

  門口有皇城司自己的探子,作為守衛。內部結構,是一個小號的軍營。有官員辦公房,有探子居住的排房。

  探子以漢軍精銳戰兵為主。這些精銳的漢軍戰兵,把頭髮給剃了,有專門的扶桑老師,教他們扶桑語,扶桑禮節。

  有皇城司精銳的探子,教他們追蹤、野外生存、在困境的時候,怎麼逃脫等等技巧。

  有部分家世清白,比如家族中有人在京極道三的扶桑萬戶中服役,或是在衙門內擔任官吏的親戚作保人,從而進入皇城司的扶桑浪人。

  在漢國皇城司的探子沒有什麼權力,但是享受的待遇極高,撫卹金也非常豐厚。

  對於扶桑浪人來說,擁有很大的吸引力。有大量的扶桑浪人希望加入。

  但就算這樣。皇城司的探子,還是以漢人為主,大約有四分之三的漢人。以扶桑浪人為輔,約有四分之一。

  這些探子日常生活在一起,進行同樣的訓練。

  皇城司的官員,嚴禁漢人探子欺辱扶桑探子,並鼓勵他們互相學習、交流。

  雖然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他們不是扶桑的忍者,而是漢國皇城司的探子。

  但兵種是一樣的。只是名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