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爭論

  “什麼?!!!!”

  吐蕃王與大部分的文武大臣,都是目瞪口呆。連四大活佛,都不能保持鎮定,露出愕然之色。

  借道!!!

  自從華夏發生了假途伐虢的事情之後,這可就是忌諱。

  要是把路借給了你,你回頭把我們滅了該怎麼辦?

  四大活佛之一的金輪活佛,當即出列,對吐蕃王彎腰行禮道:“大王。我以為不可。”

  “雖然大漢皇帝對吐蕃很是關照,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活佛說的對。陛下。不可借道。”

  隨著他的開口,文武大臣中有一小部分出列,朝著吐蕃王彎腰行禮。

  平託抬眼看去,以武將居多。

  “活佛言重了。吐蕃這塊土地,實在是太貧瘠了。大漢皇帝富有四海,怎麼可能生出染指吐蕃的之心?防人之心不可無是對的。但是不必防備大漢皇帝。”

  平託早已經中了毒了,自然是為吳年辯解。

  老上活佛微微皺起了眉頭,這個弟子有些異常。稟報這個事情,是他的職責。但是為大漢皇帝說話,卻不是。

  平託話音落下,也立刻有人跳出來。

  “大王。平託大師說的對。大漢天子富有四海,怎麼會看上我吐蕃這個窮鄉僻壤?再說了。大漢皇帝與玉真公主成婚,獨寵公主。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與吐蕃為敵?”

  “沒錯。更何況。現在大漢天子與吐蕃十分和睦,很關照吐蕃。但如果我們拒絕了大漢天子。天子記恨在心,別說是再關照吐蕃了。沒準就要真的興兵討伐吐蕃了。”

  “大王啊。所謂假途伐虢。在它沒有發生的時候,人們都沒有防備。現在這個事情人盡皆知。它沒有威力。大漢皇帝不可能用這個計謀,來對付吐蕃。當然,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加強防備就行了。”

  大臣們紛紛上場,支持借道,觀點很多。他們基本上都是文官、貴族,也有少部分的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