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皇孫


                 人在逆境的時候,所依靠的只有【驍勇】。

  所以。當年吳年在遼東的時候,只能帶著三百精兵,鎮守北山堡。因為如果不選擇大步向前,抽刀反抗蒙元人。

  就只有投降一路。

  當時吳年不過是個小軍戶而已,在整個遼東不值一提。

  但是現在一看。

  堂堂大漢皇帝,怎麼肯屈從蒙元人?或仗手中之刀,殺個人頭滾滾。

  或死在蒙元人刀下,不苟且偷生。

  吳年殺出來了。大小百餘戰,殄滅蒙元,蕩平高句麗,跨海攻破扶桑,北上與斯拉夫人爭鋒。

  吳年一步步走來,都兇險無比,稍有不慎,就是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漢皇上馬持槊,橫行天下。

  但如今局勢不一樣了。

  就在不久之前,楚國還是有實力的。但這一切隨著吳年佔據西域、青藏高原,自雲貴北上攻破巴蜀之後改變了。

  楚國被大大的削弱了。

  而漢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了。

  不僅國力佔據上風。吳年麾下猛將如雲,既有積年老將,也有壯年猛將,還有年輕小將。

  劉知行為相,主持朝政。

  君臣之間親密無間,沒有任何猜疑。

  猶如當年劉備與諸葛孔明。

  更重要的是。

  吳年還有一個好太子。

  自古做大事的人,必有後繼之人。沒有兒子的君主,是沒有未來的。

  聽說吳年宗族衰弱,只有吳年一個人。吳年以一己之力,開枝散葉,子孫無數。

  漢太子十分優秀。

  這些年已經插手朝政,自劉知行的手中,分走了許多權力。

  現在的漢國朝廷,是太子與宰相一起做主。遇到大事,商量著來。

  漢國的群臣,對於太子都是心悅誠服。

  正因為有這樣的太子。吳年才能領兵在外廝殺,而完全不管朝廷。

  若沒有這麼優秀的太子,朝廷絕不會這麼安穩。旁的不說,吳年子孫無數,沒準就有哪個王爺,窺探大位,引起內亂。

  總而言之。漢國在什麼方面,都十分強大,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