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軍望楚

  褚武成為副。

  與此同時。章武皇帝往江淮防線、湖廣防線不斷的運送兵力、糧草、輜重,加強北方、西方的防禦力。

  在沿海地帶加強海防。

  楚國完成了戰略收縮,不求進攻,全力防禦。

  而江南之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尤其糧食產量。

  在很長的時間,都是華夏王朝的糧倉。

  通過發達的水路運送糧草輜重,也大大的減輕了後勤的負擔。

  隨著防線穩固,熊無我兵敗身死,中原被漢軍攻佔的影響力,漸漸消散。

  使得楚國上下,又恢復了信心。

  恢復華夏無望,但半壁江山。

  還有希望。

  ............

  楚國如火如荼的自救。

  漢庭當然也沒有閒著。

  吳年設置的地方巡撫、布政使等官員,在中原慢慢的建立統治,加強統治。

  漢軍也按照吳年的命令,大舉南下。

  當然,問題也有。

  漢庭新得中原,為了爭取人心,照例實行免稅政策。

  熊無我、三城的軍糧雖多,但降兵也多,漢軍兼併了他們,但在後勤上沒有撈到太大的好處。

  漢軍的軍糧,還是需要從南陽、陝西、河北運來。

  漢軍兵鋒到達江淮,糧路拉長。

  中原地區,水泥路、鐵路的建設,需要時間。漢庭不得不用輜重大車,調遣民夫從河北運送糧食南下。

  後勤的負擔,大大增加了。

  不過,漢軍國力實在太強。加上河北地區鐵路網的完善。

  這也只是小麻煩。

  漢庭在北方的常規野戰軍、黃河水軍、海軍萬戶,前後相連,舟船望不到邊際,浩浩蕩蕩南下。

  軍淮北,零餘縣。

  漢軍前鋒大將,在零餘縣城南的空地上,徵用了許多民田,建造水陸大營。

  南望江淮。

  這日上午,天空佈滿了烏雲。

  大內侍衛、天子近臣、隨軍太監簇擁著天子鑾輿,浩浩蕩蕩的到達了漢軍大營。

  漢軍諸將列在營門兩旁,恭迎天子大駕。

  吳年沒有下車,令諸將隨駕。大隊人馬來到了中軍大帳外。吳年率領文武大臣,進入大帳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