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541章 Hadoop

巨頭們當然也抗爭,想做出超越hadoop的東西。

國內的代表就是百度。

在07年的時候,百度股價一路飛起,上下振奮。李彥紅決定代表華夏,做一個世界級的開創性項目出來,起名“金字塔”計劃。

抽調了百度最精英的核心技術人員,又從外面招來了一個專家團隊,帶頭人赫然就是現在紫微星研發中心的負責人楊振坤!

這個大計劃,不用jAvA、python,甚至連C++都不用,直接用C語言寫代碼。

可謂是雄心壯志。

當時,百度從最高層到一線開發人員,都充滿激情,畢竟這是一次叫板硅谷的大事,做成了足以揚我國威。

項目組瘋狂加班,百度大廈12層西側的燈每天晚上都亮一宿。

做了兩年,項目成功了!

可是,最後百度還是迴歸到了hadoop的陣營中。

為什麼?

因為有一個小項目組,拿來hadoop的代碼簡單包裝,重寫了Api,然後拿過去跟百度耗時兩年、斥巨資打造的金字塔系統比較性能。

結果,小項目組以微弱的優勢取勝了!

李彥紅看到這個結果,頓時心灰意冷,如同被潑了一盆涼水。

hadoop是開源項目,是全世界的開發者們一起去更新、促進,潛力巨大。原創的如果沒有巨大優勢,再加上職場政治,就只能是朝開源的方向走了……

阿里雲的初期,曾遇到過巨大困難,被業內深深質疑。因為最早期的時候,王建博士判斷錯了,也要搞一個類似hadoop的大數據系統,半抄半改,還是糊了。後來看到亞馬遜雲成功了,才恍然大悟,趕緊調頭改變方向,這才取得了成功。

企鵝、盛大、新浪、華為、金山等科技公司看到阿里在前面趟地雷,還真是趟出來了一條道。這個時候,大家也就不說什麼“新瓶裝舊酒”、“阿凡達時代才能誕生”的風涼話了,趕緊跟進,也都很順利的做出了自己的雲計算平臺。

這背後都要依託著開源項目hadoop。

程秉皓道:“我在新浪時,就意識到了內容的重要性,開始對愛問搜索補充內容來源,比如愛問知識人,比百度知道還早一年。可是公司給的支持有限。我99年最早做搜索時,整個搜索部就我一個人。到了去年,也才120多人的團隊,別說跟百度比了,連搜狗都不如。”

周不器問:“如果做內容,你覺得還需要做什麼?”

“基礎性內容。”

“哪個方面?”

“比如搜索,怎麼做蛋炒飯?如果用谷歌,會搜出許多長篇大論,很多資深大廚的一些心得等等。這些當然很好,可用戶可能不需要,只需要一個結果,是先炒飯還是先炒蛋?百度知道很好的做了補充。”

周不器點了點頭,“的確,簡單搜索更符合大眾口味。”

程秉皓道:“咱們有後發優勢,看著百度怎麼做、做了什麼,去學就好了。學個七七八八,就能打敗谷歌,成為國內第二了。要是做的更好了,在渠道方面發力效果更突出,超越百度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