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二章 何以治國

  正是如此,他決定將賭注押在成化帝身上,寄望皇上能夠渡過此劫,自己仍舊是那位牢不可破的常青樹當朝首輔。

  司禮掌印太監李榮在旁邊聽著幾位大臣的交流,看到萬安竟然同意不傳召太子,顯得若有所思地望向嘴角微微上揚的次輔劉吉。

  一旦皇上此次真有不測,那麼這個朝堂必定會捲起一場腥風血雨了。

  王府街,太子府。

  凡親王出閣讀書,內閣官提調檢討等官講讀,擬定經書起止,所習仿字,每日送看。

  成化十三年,受大臣所請,朱祐樘便被安排出閣讀書。

  只是那個時候上課的地點安排在紫禁城的文華殿,但今年二月朱祐樘娶了太子妃張玉嬌,而成親的太子自然要搬到宮外居住了。

  朱祐樘貴為太子,學業自然更受朝臣的重視,不論是師資數量和質量都是最好的,而且每天的課程安排滿滿的。

  第一任講師是徐溥和劉健,只是每任講師沒有特殊原因都是九年制,而今第二任講師是翰林修撰兼左庶長謝遷和詹事府左諭德張升。

  現在已經升任翰林待讀學士的劉健今天是不請自來,在替代謝遷的課程後,便開始對朱祐樘進行教學。

  朱祐樘正在努力地適應這個新身份,為了不讓其他人看出端倪,自然是坐在案前少說多聽,甚至還得故意給對方營造一種呆板的形象。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殿下,何解?”劉健持書來到案前,卻是突然發問道。

  劉健師從理學大儒薛瑄,天順四年進士,河南洛陽人,以庶吉士進入翰林院,而後歷官翰林修編、翰林修撰和少詹事,是當朝清流核心官員之一。

  今年已經五十五歲,雖然身材不高大但顯得很結實,一張標準的國字臉,眼睛炯炯有神,帶著很濃的河南口音。

  朱祐樘迎著劉健希冀的目光,便十分配合地吐出四個字道:“無為而治!”

  “不錯!聖人之言,能夠無所作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了吧?他做了些什麼呢?只是莊嚴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罷了。”劉健的膀胱高漲,臉色微紅地認真講解道。

  在說完的時候,他臉上洋溢著一副憧憬的模樣,似乎渴望大明王朝亦能出現像舜一般無為而治的好君主。

  朱祐樘面對興奮的劉健卻是笑而不語,自己在前世作為員工吃回扣亦不喜歡管事的老闆,很希望領導能垂拱而治。

  “殿下,天下何以致治?百姓何以富足?”劉健是一個口才不錯的小老頭,在侃侃而談文景之治和康王卑服之後,又突然拋出一個問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