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三十八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


                 “臣在!”戶科都給事中陳壽是一個矮小的中年男子,當即從隊伍中走到御道前面道。

  朱祐樘打量著這個派系的狗腿子,當即沉聲質問道:“你因何要封駁朕的《即位恩》,給朕講明緣由?”

  此話一出,大家當即面面相覷起來。

  朱祐樘終究不是傳言中仁厚的太子,而是一個有著鋒芒的少年天子。李壽的封駁觸怒了這位少年天子,而今朱祐樘要在這場朝會深究封駁的緣由,註定是要掀起一場驚濤駭浪了。

  時下鹽政其實出現極大的分歧,清流派一直以為鹽政敗破是因泛發鹽引而起的,但皇上拋出的觀點則是官商勾結。

  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戶科都給事中陳壽阻止皇上用鹽引代銀行賞即位恩,正是清流派在挑戰皇威。

  奉天門廣場本就冷颯颯的,頓時只感到一陣寒意撲面而來。

  “回稟皇上,臣從戶部得知:大明每年常例大小引不足二百萬引,先帝今年已濫發超過近百萬引之多,致使今鹽法敗破,地方多引而少鹽,恐毀大明鹽政基業。今皇上即位恩再濫發三十萬引,勢必讓大明鹽法不再通暢,臣以為戶部言之在理,固臣行封駁之權!”陳壽似乎並不害怕朱祐樘興師問罪,而是有理有據地回應道。

  當然,這個事情可以說全都推給了戶部,。

  朱祐樘的目光重新落在戶部官員身上,當即便淡淡地詢問道:“戶部?不知是哪位戶部官員這般認為的,現在便站出來說一說吧!”

  十三司的官員自然沒有這個膽,故而目光復雜地望向前面的三巨頭。

  由於這三位巨頭是同年好友關係,所以他們深知三個人是同一山頭,故而一直都是充滿著敬畏之情。

  只是經過皇上這般興師問罪,加之皇上對戶部官員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他們不由得考慮重新站隊的問題。

  “臣等皆如此認為,故請皇上收回成命!”戶部尚書李敏望了一眼李嗣和葉淇,當即站出來表態道。

  事情到了這一步,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

  只能逼使皇上對泛賞鹽引的事情做出退讓,公開承認鹽政的病症是在濫發,這樣才能確保鹽政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不說濫發鹽引會侵害到他們的利害,一旦皇上真的對“官商勾結”下手,這其中的損傷確實太大了。

  別說他們的收入銳減,恐怕還要面臨人頭滾滾,畢竟他們很多官員都是通過鹽政體系撈錢的。

  朱祐樘望向戶部這個鐵三角,當即寒著臉接連發問道:“北宋神宗時期鹽稅年收入多少貫?本朝鹽稅全部折銀幾何?京城現今一斤鹽多少文錢?你們今日便跟朕和滿朝文武說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