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七十四章 餘波6


                 “反賊已誅,百戶及百戶以上軍官到北鎮撫司受審!”錢義瞥了一眼周烈的無頭屍體,對揚威營的將士淡淡地宣佈道。

  揚威營的將士知道此次確實是闖了大禍,由於此次受審的是百戶以上的將領,在場的兵卒自然不可能有異議。

  何況,他們早已經看這些關係戶不順眼,若是朝廷能夠將這些酒囊飯袋通通革職,那才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至於揚威營的高級將領看到周烈的遭遇後,且不說他根本沒有反抗的膽子,而反抗無疑是步周烈後塵罷了。

  或許他們背後都有各位大人物做靠山,但如果真以為可以挑戰皇權,只能說是不將自己全家性命當回事了。

  由於練武營和果勇營的兩位指揮使都跑去找他們的靠山,隨著揚威營這場叛亂被錢義帶領禁衛軍平定,三營混亂的局面便被控制住了。

  這一場叛亂其實談不上真正的叛亂,畢竟牽涉的人員並不算多,而且沒有哪個叛賊是以推翻明王朝為目標。

  只是朝堂的鬥爭永遠都沒有那麼多道理可講,單是三位營指揮使抗旨一事,便註定會有不少人要掉腦袋。

  不僅是錦衣衛在辦差,東廠亦是紛紛出動,對“亂黨”進行緊急逮捕。

  朱祐樘在得知三營的叛亂被平定後,卻是再度發出了十二道旨意,對十二營的武勳提督勒令閒住。

  在最初的軍事改革中,他只是想要將文官集團踢出局,而十二位武勳仍舊提督京營,甚至有可能獲得重用。

  只是在這一場風波中,除了三位武勳提督受到牽連外,其餘九位武勳提督明顯嚴重失職,根本沒能有效地約束好團營。

  朱祐樘對武勳談不上惡意,但並沒有好感。

  大明從立國之初,便一直推行戶籍制度,對將門虎子更是寄以厚望,但早已經證明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從基數上來講,從十四萬將士中選出最優秀的一個人領兵,怎麼都要比原本優秀將領生下的兒子要強。

  朱允炆之所以丟掉帝位的原因有很多,但無疑是迷信血統論的最大犧牲品,他將大軍交給曹國公李景隆,結果手握王炸牌的李景隆最終輸了。

  土木堡之變的武勳固然是敗於天時地利人和,但從他們被團滅來看,這足可以說明武勳制的問題。

  歷史早已經證明,能夠拯大廈於將傾的英雄從來不是這些拿著世券的武勳,反而是那些刺著精忠報國的草根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