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意弄人

  雖然這個時代同樣存在著軍情傳遞,但無論是收拾軍情的速度和傳遞速度都遠遠無法跟塘報系統相比,而塘報系統其實有利於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

  像後世頗有名氣的庚戌之變中,武勳威寧侯大同總兵仇鸞為向進犯的俺答求和,竟然將大量金銀珠寶送到敵營中。

  若是有塘報系統的存在,雖然不可能讓這些武勳挺起脊樑,但亦會震懾這種貪生怕死的武勳不敢做如此丟人之事。

  “蒐集信息的塘兵有探子,遊擊,咦?錦衛暗衛?”何琮翻看著手裡的方案,突然不解地抬頭望向朱祐樘道。

  若說前面的人員還能理解,但這最後的錦衛暗衛卻是聞所未聞,而他卻是十分確定錦衣衛並沒有這個職稱。

  朱祐樘面對著何琮驚訝的目光,便輕輕地點頭道:“在明面上,塘報根據塘兵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自審訊降俘或歸順人士儘可能的蒐集一切來自前線、邊境或敵方的有關情報編制而來,但亦將是錦軍暗衛的軍情傳遞渠道。塘站武職九名皆由錦衣衛充當,你著令各軍配合將最優秀的夜不收交給錦衣衛統領,優異者編入錦衣暗衛!”

  其實很多人都並不知曉,在大明軍隊中擁有著專門的信報人員,而他們擁有統一的名字——夜不收。

  夜不收,其實是大明邊軍派遣出境進行哨探或偵查敵情的人員,現在主要偵查對象是針對蒙古諸部。

  出境的夜不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叫長哨夜不收,另一種稱為遠哨夜不收。長哨的離境範圍大致在五十里至一百里之間,遠哨的離境範圍可達數百里。

  除了這些搜行偵查任何的夜不收外,還有的夜不收人員亦會在蒙古草原上潛伏下來,進行長達數年的間諜工作。

  大明建國初期對軍情工作極為重視,因而到現在各軍都有專門負責出關偵查敵情的夜不收,是收集軍情的最重要來源之一。

  夜不收出關的人數通過都不會超過十人,很多其實是由來降的蒙古人充任,亦或者是有過蒙古生活經驗的漢人。

  只是終究是底層的兵卒,能否施展自己的才華很大程度取決於邊將,但現在的邊將多是貪生怕死之徒,自然是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

  朱祐樘知道老祖宗其實留下豐厚的遺產,而今需要在邊軍沒有徹底腐化前,將曾經馳騁大草原的大明鐵騎從懸崖邊上拉回來。

  他知道自己必定跟達延汗有一死戰,故而現在設立塘報便於掌握九邊的軍情方便自己部署和調度,另一方面則派遣夜不收潛伏到蒙古諸部,從而掌握大草原的軍事動向。

  不管在哪個時代,情報都是重之中重,而想要帶領華夏崛起,那麼必定會擊潰由達延漢一統的蒙古。

  劉瑾看到何琮已經將具體的設計方案看完,卻是知道這個事情不能外洩,便將那份方案又給收了回來。

  “陛下,臣這便去操辦塘報,卻不知錦衣衛的人員該如何來安排呢?”何琮當即進行表態,而後顯得疑惑地道。

  朱祐樘早已經有了定奪,便是淡淡地道:“錦衣衛千戶王相會跟去找你,駐紮塘站的人員名單由他來提供,你到時照辦即可!”

  雖然知道達延汗不太可能滲透到自己這裡,但為了以防萬一,卻還是想將事情辦得隱秘一些。要知道,古往今來賣國的人著實是不少。

  “臣遵命!”何琮雖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已經感覺到這位帝王的那份雄心,當即便是進行表態道。

  朱祐樘看到正事說完,顯得不厚道地進行施加壓力道:“何卿,神盾營的軍備務必要抓緊時間!”

  “臣一定要催促兩廠加緊生產!”何琮心裡暗自叫苦,但還是鄭重地表態道。

  朱祐樘亦是不想過於為難何琮,便抬了抬手讓他離開。

  他知道想要強國那麼就需要強軍,只有將自己親手打造的神盾營送上神壇,那麼華夏的軍魂才真正迴歸。